股市行情:技術面是判定市場運行趨勢的依據
在金融市場領域,用于判別走勢的方法很多,被分為政策派和技術派兩大類別,前者的依據來自官方政策,即所謂的基本面,后者則主要根據技術圖形。政策派與技術派孰優孰劣很難用一句話概括,但有一點是肯定的,任何市場的任何品種,都必須通過市場交易才能完成,而技術圖形正好可以完整地記錄并反映出這一過程。換句話說,政策派的觀點也必須兼顧市場實際運行特點,否則將無法起到作用甚至完全錯誤,而技術派則任何時候都處于主動地位,因為市場的實際走勢才是決定未來走勢的唯一依據。
成本決定一切。全球的資金每天都在各地尋找機會,它們總是流向最有價值的洼地,這些資金的背后自然有著強大的研究團隊,密切注視著全球各國的政策變化,最終決定其流動方向及目的地。作為一個站在全球高度的金融投資者,必須熟悉所有市場的運行特點,在各大市場及品種中找到最有投資價值的個體,跟隨世界最主要資金流的方向,方可獲得最佳投資機會。
發現并跟蹤世界資金流的最佳辦法,便是精心研讀K線圖,一切交易都必須在市場中進行,一切交易都會在K線圖上留下痕跡,我們要做的就是在這些痕跡中分辨出市場主流資金在做多還是做空某個品種,從而緊隨其后,與主流同舞,獲取判斷正確應有的收益。
筆者建立在證券物理學基礎之上基于全球一切市場及品種的一切判斷,均屬于典型的技術派觀點。我們每周的文章都在周五上午及以前時間寫成,很多時候都會在周末政策及消息出來之前就完稿,但從來沒有因為某個消息的影響而改變我們已有的技術判斷,至多會因為過于重大的消息而將時間或空間適度延緩一點,對趨勢上的判斷從來不會被改變,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消息面從不改變技術面,通常都是驗證技術面”。正因如此,我們才能每次都抓得住大盤的低點及高點,為投資者帶去極具可操作性的投資建議。
以國內股市為例,今年大盤見頂5178點,隨后出現崩盤式暴跌,數十萬億的成交額堆積在大盤4000點之上,成為歷史上最巨大的套牢資金,這是市場炒作最成功的一次逃頂,當然也是對無知者們最成功的一次套牢。市場選擇了套人,就絕不可能再去解放他們,只有等待多年之后由他們自己跳樓自救,這就決定了25年以來的第四次股市大行情已經結束,按照中國股市周期論決定的下次大行情將在6年之后才會出現。
在此判斷下,投資者要做的只有兩個選擇:要么遠離股市,要么進入一年逢低操作一次的做法,而今年5178點出現后顯然就已經沒有機會,明年的機會將出現在至少大盤2600-2700點時候。從技術上看,8月26日2850點后在官方托盤下走出了步履維艱的反彈走勢,但3500點幾乎構成鐵定,獲利盤和解套盤的雙重壓力讓大盤無法喘息,上周末央行“雙降”政策的出臺讓眾多死多頭打了雞血似的看好市場,而筆者卻絲毫不會修改已有觀點,認為反彈已經結束,這就是從市場成本出發而基于純技術分析得出的結論,不會被消息面所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