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出現了新常態,暴漲暴跌
國務院批轉了發改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提出要研究個稅改革方案,其中重要內容就是增加住房按揭貸款利息支出等專項扣除項目;財政部9月8日則發文再次強調了這一個稅改革方向。但是在11月10日,特別是習主席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上提出房地產要去庫存化的背景之下,舊聞被拿出來放大,市場上的表現就是接著炒。
再深一點的原因,此時炒作房地產,無非天時地利人和,習老大多次提到了房地產要去庫存化。大家預想一定會有相應的措施要出臺,在此背景下,市場看好房地產板塊也無可厚非,結果就迎來了這次大漲。
第三個原因,實話實說,在大盤從2850點反彈到3600多點之際,眼看著別的股票紛紛上漲,房地產板塊卻一直表現平平,這就意味著它有補漲的要求。但現在的問題是補漲的力度太兇狠,進退兩難,你不追漲它拼命漲,一旦追漲,如果僅僅是個反彈怎么辦?在這個位置,套牢的可能性比獲利的可能性要大,投資者非常尷尬。
但是這個問題在上周末有了新答案,萬科公布了第一大股東的變化情況,原來在上一周4天的大漲中間,寶能系鉅盛華及前海人壽作為一致行動人,持續地增持萬科A股票,持股比例已經到了20%,超過了華潤,這意味著萬科大股東易主。
前海人壽及一致行動人這么做,也是深謀遠慮,一箭雙雕,退可攻,進可守。
第一,前海人壽可以向萬科發起大股東規則的挑戰;第二,多次舉牌,多次增持,推高萬科股價,萬科股票連續多個漲停,這意味著股價已出現大幅增長。
進可以謀求董事會的職位,甚至要求并表,要求控股;退可以變現,三個漲停板。算盤打得好!
面對大股東易主,萬科是什么態度呢?
萬科發布聲明稱,本公司按照各種各樣的規定,有證監會的規定,有上市公司的規定,有《公司法》的規定和章程的規定,本公司沒有實際控制人和控股股東。
我們把收購者稱作上市公司門口的“野蠻人”。有“野蠻人”來敲門,如果發生股權爭奪戰,股價當然就有想象力,一般投資者是希望“野蠻人”越多越好,上市公司則希望“野蠻人”越少越好。
結果顯然難遂上市公司的心愿。
在前海人壽入主尚未終局之際,保險業另一巨頭安邦保險也來了。萬科12月8日晚間稱,截至12月7日,安邦保險已持有公司股票占比達5%。市場上,萬科12月9日收盤價又被拉到了19.55元,僅調整了3天就再次被封在了漲停板上。
萬科不承認前海人壽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地位。這就引出另外一個話題,前海人壽想干什么,最終他能達到什么目的?
保險公司現在入股房地產公司的很多,有的是想謀求控股,有的是想做概念,當然也有謀篇布局,看好房地產升值空間的。
市場上流傳的前海人壽的目標,第一是想進董事會,謀求董事的席位。水皮估計,這是起碼的一個要求,另外可能就是要并表,畢竟萬科每年有2000多億元的收入。能不能并表取決于是不是控股大股東,所謂的控股就是能決定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且能夠從中獲取收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