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理財分外冷清 僅6款在售理財產品收益超5%
2016年人民幣理財產品收益率的下行趨勢仍將持續,未來收益率可能維持在4%左右。對于銀行理財產品投資者來說,今年的投資宜早不宜遲。
2016年初,銀行理財市場分外冷清。
1月13日,記者走訪多家商業銀行發現,目前在售及預售的理財產品收益都顯得十分“平淡”,多集中在4.35%-5%之間。
總體看來,在記者統計的逾百款銀行理財產品中,收益在5%以上的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只有6款,城商行及農商行就占據了5款。收益最高的為成都農商銀行的天府理財之“至尊”理財產品,其預期收益率5.2%,但起購金額為20萬元,且屬于非保本浮動產品。此外,包商銀行發行3款,平安銀行(000001)與成都銀行則各發行1款,收益多集中在5%。
新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就一直在呈下降趨勢。銀率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上周共有879款銀行理財產品發售,其中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累計發售 811款,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2%,較前一周下降0.11個百分點。
雖然去年11月至12月中旬,受“年末效應”影響各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有所穩定,甚至較高收益的產品也出現不少,但普益財富研究員魏驥遙指出,年末理財產品收益率走勢的上揚屬于時點性的表現,預計2016年雖然降息次數不會太多,但繼續降準的可能性則偏大,加之資產荒的情況較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的改善,收益率恐將繼續緩步下滑。
“2016年貨幣政策仍將相對寬松,市場上的流動性較為充裕,考慮到監管部門定向政策的運用將日漸成熟,局部區域、行業的流動性將很有保障;從趨勢來看市場利率將繼續走低,這都將導致理財產品收益走低。”某商業銀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了類似的觀點。不過,其認為,受美元升息趨勢的影響,國內利率下行空間被有所抑制,全年理財產品收益率可能呈現出“先降后平”的走勢。
來自普益財富的數據亦呈現出類似的情況。據統計,1月1日-1月8日,銀行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7%,較上期減少0.06個百分點。其中,預期最高收益率在6.00%及以上的理財產品僅5款,市場占比為0.54%,環比下降0.48個百分點。
新年伊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出現較大幅度回落。對此,銀率網分析師認為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一是銀行結束年底考核之后資金面驟然寬松;二則是受股市熔斷影響,市場避險情緒上升,加上當前比較低迷的實體經濟現狀,市場對央行進一步降準降息的預期提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