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解讀:回落無人接盤 后市仍難樂觀
在連續兩個交易日反彈之后,滬深兩市周三在盤中展開振蕩,兩市行業板塊和個股跌多漲少。截至收盤,滬指下跌1.03%收于2976點,3000點關口得而復失;深成指和創業板指則分別下跌了1.28%和1.65%。
周三的回落是在股指短線指標超買之后出現的,也就是說第一波的反彈已經結束。如果市場是良性的,那么在第一波反彈結束之后,只要股指短線指標出現超跌而股指沒有創下新低,短線投資者就可入場操作。但是由于第一波反彈成交量未能明顯放大,因此即便后續短線再現第二波反彈,也很可能不再向上創出新高。這也就意味著,滬指跌破去年8月份低點之后的反彈已徹底結束。
對于穩健型投資者來說,無論后續反彈是否延續,暫時都應該繼續以觀望為主。因為無論是周一、周二的反彈,還是周三的回落,市場的成交依然處于低迷之中。反彈不放量意味著沒有新增資金入場,回落不放量則意味著投資者接盤意愿不足,這就足以說明投資者的一致預期依然偏向悲觀。
僅就技術面而言,在滬指跌破去年8月份低點之后,在技術形態上面的確開始出現些許積極的因素。但由于深成指和創業板指都還沒有創出新低,同時滬指跌破前低之后市場成交依然低迷,因此對后市仍不宜樂觀。后續需要關注的,依然是成交量的變化,只要市場不出現階段性放量,投資者就應堅守不出,繼續空倉等待為宜。
實際上,隨著前期市場跌幅過大,短期市場依舊存在反彈需求。今日市場出現小幅震蕩整理,多少與外部利空因素有所牽連。如今日早盤亞太股市全線大跌,港股全天大跌近4%,且跌破19000點;同時港元兌美元大跌,創2007年以來新低,進一步接近7.75-7.85港元區間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現報7.8186。日本、韓國均跌幅超過2%,如此之下,A股也就難以獨善其身,可以說是被強制牽扯回來,一旦外圍市場稍有緩和,A股有望再度迎來爆拉行情。
另外,近期市場資金面出現了明顯的緩和信號,如昨日央行時隔一年重啟28天逆回購,規模750億元,同時還開展了800億元的7天逆回購操作,再加上4100億的MLF,800億元的國庫現金定存,單日釋放流動性超過6000億元。有助于市場保持良好的流動性,對市場的反彈形成利好。
盡管昨日證監會宣布的7家公司獲得IPO批文的消息,再次讓市場陷入擔憂。不過,在很多業內人士的眼中,2016年首批新股給市場帶來的影響將和過去截然不同。因為新規則下新股不再凍結資金,且繼續實行市值配售的規則,短期來看并不一定是利空。從今日市場相對抗跌的表現看,此次新股申購影響明顯弱化許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