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輪降息的銀行股牛氣沖天
日前央行降準,對銀行板塊來說是一個實際利好,但從走勢看,非常低迷,就是降準以后首個交易日走勢也是低迷得很,與市場專家預期差的很遠,與14年首次央行降息以后走勢截然不同,這是有啥原因呢?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4個百分點至5.6%;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75%.央行同時宣布,結合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將金融機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的上限由存款基準利率的1.1倍調整為1.2倍。
從降息效果看,銀行應該是最大受害者,因為本次降息采用非對稱降息,是明顯要求銀行業向實體經濟讓渡利潤,尤其是負債深重的地方政府讓渡利益,根據數據顯示,地方平臺負債大約是16萬億元,可以少支付2400億元利息。
11月24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均高開高走。上證指數盤中一度漲逾2%;深證成指漲勢更甚,盤中漲幅最高達3.76%。當日收盤時,上證指數漲1.85%,深證成指漲2.95%。而11月25日,上證綜指再漲1.37%,11月26日,上證綜指逼近2600點。
不僅指數大漲,銀行股也是一馬當先,在短暫修正以后開始大漲,成為兩市領漲板塊,開始了一波權重績優股走勢。原因何在?
就在于市場樂觀情緒抬頭,市場達成高度一致預期央行降息有助于緩減實體經濟融資難與融資貴,有助于經濟復蘇,有助于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增加,有助于地產復蘇,有助于土地收益增加,從而進一步化減地方平臺壓力,從而大大減緩銀行不良貸壓力,從而恢復銀行盈利增長。
可惜經過時間洗禮,實體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尤其是去庫存化進展不大,地方政府依然熱衷投資,依然熱衷舉債建設,銀行不良貸不降反升,經營壓力越來越大,利潤增速越來越低,甚至出現零增長,農行不良貸三季報甚至出現2%的警戒線。而經過5輪降息,幾輪不對稱降息,銀行凈息差已經大不如前,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加上互聯網金融不斷蠶食,發展空間受到壓制,而市場對銀行暴利也是持續口誅筆伐,降低手續費收入呼聲日益高漲,同時市場擔憂銀行深陷不良貸困境,股價也是低迷不振,經過幾波下挫,重新進入飛機場一般的走勢。
這是比較優秀的城商行業績表現,非常明顯,業績增速下滑勢頭沒有得到遏制,但不良貸上升勢頭逐漸加劇。由于筆者無從查閱到各家銀行撥備率的變動數據,也就無法準確判斷利潤增速的含金量,是不是在吃老底,調整撥備率所致,因為三季報就有諸多銀行通過撥備率來調整利潤,如果扣除撥備率調整,很多銀行實際利潤增速是出現較大程度下滑的。
從不良貸演變來看,也看不到轉折點,國家在正開展過剩產業去產能化,鋼鐵煤炭有色首當其沖,其貸款問題如何保證安全是一個大問題,令人憂慮的是地產鋼鐵煤炭有色等資金密集型行業出現的問題可能將集中暴露,國家已經出臺政策壓縮1--1.5萬噸鋼鐵產能,5億噸煤炭產能,其中銀行貸款是一個天文數字,如何保證信貸資金安全不成為不良貸是一個天大難題,如果按照10億噸鋼鐵產能負債3萬億,粗略測算1億~1.5億噸產能的負債規模至少應該3000億-4500億元。,被淘汰鋼廠應該都是經營環境不好的企業,負債高甚至資不抵債,銀行貸款如何保證安全,一旦全部采用市場方式解決國家又不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惡意逃債將成為銀行業難以承載之痛。5億噸煤炭產能牽涉到多少銀行資金,目前為止沒有一個統計數據,但筆者估計不會低,大概也會有有數千億元貸款涉及。
日前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6年3月1日起,普遍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保持金融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作為降準,銀行是最直接的受益者,因為可以得到更多的低成本長線資金,商業銀行通過MLF取得的資金成本基本上在3.25%以上,逆回購利率多數在2.25%左右。據相對保守估計,去年商業銀行通過這些短期流動性工具獲得的資金的綜合成本應在2.75%左右,而對法定存款準備金央行付的利率是1.62%,兩者利差超過1%,按照釋放7000億元資金規模,商業銀行可以獲得50億元直接受益,這還不包括貨幣乘數因素獲得額外收益,何況按照央行說法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實體經濟也是最大受益者,銀行是間接受益于經濟復蘇資產好轉。
但從走勢看,降準以后,銀行板塊基本沒有動作,基本維持一種弱勢震蕩,銀行指數總是位居漲幅榜末尾,遠遠跑輸大盤,截至目前銀行指數上漲2.45%,而同期上證綜指上漲3.87%,兩者相差1。42%,這是為何呢?
以銀行首份年報浦發銀行為例,浦發銀行昨日發布的首份銀行業2015年度業績快報顯示,該行去年實現歸屬股東凈利潤506億元,同比增長7.6%;實現營業收入1465億元,同比增長約19%;基本每股收益為2.66元/股。在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15年年末,浦發銀行不良率為1.56%,環比去年三季末上升0.2個百分點,比去年初增長0.5個百分點。不良貸依然沉重。華夏銀行(600015)周一發布業績快報,公司預計去年實現凈利潤188.83億元,同比增長5.02%。每股收益1.77元。
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88.44億元,同比增長7.21%。截止2015年末,華夏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43%,較2014年末的1.09%上升了0.34個百分點。民生銀行(600016)周四發布業績快報,公司去年實現凈利潤461.11億元,同比增長3.51%。每股收益1.3元。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44.25億元,同比增長13.99%。
截止2015年末,民生銀行不良貸款率為1.6%,較2014年末的1.17%上升0.43個百分點。
縱觀券商對銀行業績快報的的評價是資產質量依然沒有看到轉折點,撥備依然承壓,如申萬宏源對華夏銀行的評價是在宏觀經濟形勢短期內難以回暖、行業景氣度下行的背景下,公司業績仍然面臨壓力。
從另一個角度看,14年年底,市場處于剛剛啟動,監管者鼓勵金融創新,鼓勵杠桿資金進場,投資者信心已經被充分激活,杠桿資金大量進場,我們回顧一下金融股杠杠資金,那時候一家銀行股動輒幾十億元甚至過百億元融資買進,這還沒有統計進去場外杠桿資金的買進數據,在市場各方資金共同推動下,自然股價漲勢凌厲,而現在兩融買進資金只有區區十來億元,更別提場外杠桿資金了,而場內存量資金已經大不如昔,比高峰時期已經減少一半,關鍵是投資者經過幾輪暴跌,信心也已經有點喪失,沒有太多熱情追漲大象級別的銀行板塊,基于流通市值龐大,沒有杠桿資金推動,股價自然漲不起來。只能是被大資金用來救急股指暴跌之用,而很難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成為制造賺錢效應的板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