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冊制誤導管理層要不得
中國資本市場有一批食洋不化者,或者叫市場原教旨主義者。不顧市場巨大震蕩,不顧市場條件是否具備,為某些利益集團大唱贊歌,總是叫囂注冊制盡快推出,說什么市場亟待注冊制發令槍響,誤導管理層,但這一次政府工作報告不為所動,對注冊制表述更多順應市場呼聲,從中國股市實際情況出發,從穩定股市運行出發,從投資者利益出發,筆者認為值得肯定,值得贊揚。畢竟改革應該具有普惠原則,更為關鍵是不能導致市場經常出現巨大波動。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推進股票、債券市場改革和法治化建設,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適時啟動深港通”,顯然與去年政府工作報告表態有著截然不同。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過“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說明政府高層對注冊制改革出現更多謹慎心態,這是一種務實態度的體現。
筆者認為某些專家可以停止無謂的叫囂了,政府已經給出了堅決而清晰的回答,(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指出):“積極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降低杠桿率。創造條件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發展多層次股權融資市場,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深化創業板、新三板改革,規范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立健全轉板機制和退出機制等。”顯然注冊制改革是作為未來改革的方向而不是現在實施,這與證監會屢次澄清是一脈相承的,并提出建立戰略新興產業板,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具體工作安排。
中國股市目前做的工作重點是培育公開透明、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是創造條件實施注冊制改革,而不是在現階段實施注冊制改革,筆者認為這是非常正確的一種選擇,因此作為專家作為教授不是鼓搗政府去執行一項現階段沒有任何意義的政策,而是要致力于為市場健康與發展出謀劃策,致力于股市平穩運行出謀劃策,致力于投資者利益的保護,說一句與注冊制有關的話就是創造條件為注冊制改革鋪路。
作為一項重大的市場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要得到市場普遍認可,才會順利推進,否則市場總是用腳投票,就是專家教授把注冊制改革唱的天花亂墜,那也是粉飾太平,也是沒有用的,也是會遭遇市場抵制的,因為市場不是依靠專家來維持平穩運行,而是依靠投資者來平穩運行,離開廣大投資者的支持與認可,改革是很難進行下去的。
市場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呢?是不是如筆者所說的呢,市場總是陷入一個惡性循環,那就是市場因注冊制傳言而暴跌,證監會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澄清,最近一次是 2月25日,外圍股市走勢強勁,但中國股市再次迎來暴跌,截至收盤,滬指暴跌6.41%,創今年來第4大單日跌幅,跌187.65點,報2741.25點;深成指跌7.34%,跌756.55點,報9551.08點;創業板跌7.56%,跌166.6點,報2037.14點。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2717.7億元,深市成交3947.66億元,兩市共成交6665億元,較昨日放量800億元,恐慌性殺跌非常明顯。兩市17只非ST股漲停,1432股跌停,只有50家股票上漲。
資本市場改革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改革的藝術在于:有窗口時就要果斷推進,沒窗口時不要硬干,可以等一等,創造條件。”注冊制改革不能單兵直進,否則船行淺灘,是容易觸礁沉沒的。
中國股市之所以不能實施注冊制,就在于條件沒有成熟,此時強推注冊制就是拔苗助長,會摧毀禾苗的,對應資本市場就是暴跌加暴跌,讓投資者損失慘重,其他似乎沒有選擇,條件不具備表現在哪兒,就在于市場對新股約束力沒有形成,不管何種新股,不管質地如何,市場照樣大搶,另一個角度來說,發行人也沒有形成約束力,不管股指跌得面目全非,逮著機會一律爭先恐后的發行,所謂注冊制下選擇合適時機上市只能是天方夜譚。因此實施注冊制就很容易被市場理解為大擴容的代名詞,而中國最不缺少的就是新股資源。
其次中國股市缺少成熟市場的定價機制和定價原則,很多個股尤其是中小盤股票估值依然偏高,此時放開上市價格管控,就會造成三高圈錢再現,讓大量寶貴金融資源出現嚴重浪費。 三是證券法沒有成功修改,注冊制下如何有效杜絕造假上市就是一個天大難題,僅僅依靠最高處罰60萬元,是根本不能杜絕造假上市的,貿然實施注冊制可能會導致大量低劣公司來到資本市場,從而形成擠出效應。
吳曉靈就認為注冊制的核心是加強信息披露,在此基礎上把股票公開發行的主動權交給市場,對虛假信息披露欺騙投資者、內幕交易、操縱價格等證券市場違法行為必須要嚴厲予以打擊,但以現行《證券法》的條文,對欺詐上市等違法違規的處罰金額太低,不修法、不提高處罰力度是不行的。 四是退市制度依然缺少剛性化,一個寬進寬出的市場,結局一定是市值短期暴漲,而新增資金則是相對匱乏,結果只能是下跌。 五是投資者利益保護機制依然存在短板,不僅僅在于集體訴訟機制,還在于地方政府保護主義對投資者索賠的干擾,在于有關司法配套不完善,投資者損失難以測算。
基于注冊制條件不成熟,注冊制不可能在短期內實施,政府工作方向也已經定了下來,那就是創造條件實施注冊制,說明注冊制改革在中國存在一些制約因素,不適宜盲目推進,筆者衷心希望那些專家正視中國股市現狀,不要搞拔苗助長之類的蠢事,不要繼續鼓吹注冊制盡快實施之類的言論,以免讓管理層左右為難甚至誤導管理層,以免市場再次出現波動,讓投資者蒙受巨大損失,就是全國政協委員賈康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采訪時也表示,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未寫入政府工作報告,那就說明要緩一緩嘛,再斟酌斟酌,“是再要重新考量的。”而把精力放在如何建設好中國股市基礎制度上來,如何讓股市平穩運行上來,那么中國股市幸甚,投資者幸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