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熄火:A股進入牛市依舊困難重重
時下,A股市場進入IPO新規模式,在取消預繳款申購的大背景下,實際上也大幅提升了資金的有效利用率。由此可見,合理的IPO發行,對市場影響不大,且在市值配售模式下,容易鎖定部分打新資金,降低市場的波動率。但是,當A股IPO發行頻率驟然提升,甚至達到每周一批次的發行節奏,對市場存量資金的分流影響就會明顯提升了。
市場先后經歷了2015年的暴漲暴跌,2016年的震蕩蓄勢行情,而2017年的市場表現,也將會充滿著期待。在2017年來臨之際,關于牛市的討論再度升溫。中國股市要進入牛市存在著三大攔路虎。其中,美聯儲會否開啟加息周期,將會對全球股票市場,尤其是新興市場構成比較深刻的影響。
美聯儲最終決定將聯邦基金利率提高25個基點,加息預期最終落實。然而,令市場感到擔憂的是,雖然此次美聯儲加息終于落地,但2017年可能還會存在3次加息。如果這一預測得以實現,無疑意味著美聯儲終將開啟加息模式,這對全球資本市場的沖擊也是直接性的。
在美元持續強勢的大背景下,人民幣資產依舊受到明顯沖擊。中國股市,作為財富資金最為聚集的場所,接連加息或將對其產生一定程度上的沖擊影響。但考慮到國內外匯管制以及相對充足的外匯儲備大背景,美元持續強勢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影響會有所降低。不過,一旦美聯儲開啟了加息周期,在頗具不確定的預期之下,不僅會給央行貨幣政策后續的可操作空間帶來約束,而且還會對股票市場的資金流向帶來直接性的影響,這顯然也是不可小覷的問題。
再者,經歷了寶能系、恒大系等部分保險機構的野蠻舉牌行動之后,已經開始引起了保監會、證監會的高度重視。然而,在市場處于關鍵性的變盤時點,監管機構的表態,卻會對以保險機構為代表的長期資金入市步伐,構成深刻的影響。
在保險機構大舉投資與舉牌過程中,確實起到了激活股市局部性賺錢效應的作用,但同時卻會對部分股權結構比較分散的上市公司帶來控制權爭奪的壓力。很顯然,作為被舉牌的一方,往往處于被動尷尬的境地,而保險機構憑借自身的優勢,進行強勢介入,也必然會加劇市場“脫實向虛”的風險,而且也與保險機構的服務主業有所偏離。
對于保險機構而言,風險管理是核心競爭力,而資產管理也頗顯關鍵。但在實際操作中,確實存在部分保險機構偏離服務主業的風險,而隨著保監會的公開表態,實際上也為部分激進的保險機構的投資行為敲響了警鐘,同時也對險資后續的入市步伐構成了沖擊影響。
由此可見,隨著前期撬動市場賺錢效應的險資熄火,市場急于尋求可替代的接力資金。然而,在可替代接力資金沒有出現之前,市場的新增流動性涌入預期仍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此外,頻繁的IPO發行節奏,同樣是中國股市進入牛市的攔路虎之一。
由此一來,在股市賺錢效應有所減弱的大環境下,確實需要適度降低IPO的發行節奏,同時也需要對再融資準入門檻進行適度地提升,為股市創造出喘氣的空間。否則,過快消費掉股市的投資活力,則最終還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不可否認,維系股市投資與融資功能的均衡發展,才是股市中長期走牛的根本保障。
想要了解更多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報道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