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 風險是必然的
近年來,A股市場出現了不少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公積金大比例轉增股本的亂象,例如,10轉增10,10轉增20,10轉增30;同時,上市公司隨意、任性定向增發,“定增+并購”行為變得更加放肆、猖狂不羈,有些上市公司IPO定價5元,上市半年后就開始定向增發,增發價格高達三、四十元。試問,這些上市公司大比例轉增股本、任性定向增發,底氣何存?動機何在?它們是否存在股價操縱、內幕交易的嫌疑?據統計,2016年A股市場共有227家企業完成IPO,IPO募資總規模僅為1498億元,同年共有587家A股公司完成定向增發,定增再融資規模卻高達1.55萬億元,相當于全年IPO募資總規模的10倍以上!這就是定向增發的任性與瘋狂!
事實上,A股市場是一個典型的“散戶市”,不僅定向增發對賭的是“散戶主動買單”,而且大比例轉增也是誘惑散戶為大股東及特定股東減持“主動買單”。因此,如果不能鼓動“散戶主動買單”,大比例轉增及定向增發的瘋狂游戲就會露底,也就玩不下去了。然而,我們看到的活生生的殘酷現實是:我們的散戶就是偏好大比例轉增,只要聽說10送20、10送30,股民就敢打破頭地搶購這些股票(哪怕是一只垃圾濫股),大股東、定增股也就能暗渡陳倉、不動聲色地實施減持與清倉,當然,前提必須是“散戶主動買單”。
此外,許多“定增+并購”也是以“散戶主動買單”作為假設前提的。一些上市公司之所以敢于將只有三、五個明星的影視公司(實際上只是一個皮包公司)估值高達數十億或上百億,正是因為他們敢于共同對賭“散戶主動買單”。只要散戶敢于買單,他們就敢于高價定向增發,高價估值收購標的,并能最終實現定向增發者與被定向增發者、并購者與被并購者的雙贏或多贏,但前提必須是“散戶主動買單”。這既是散戶的可悲與悲劇,也是大股東與特定股東的陰謀與陽謀。難道你有證據證明:這是上市公司與大股東、特定股東聯合操縱股價、內幕交易?當然沒有!
因此,在A股“散戶市”格局下,監管層必須出手保護毫無風險意識的小散,并對大股東及特定股東的減持行為實施最嚴厲的約束與監管。5月27日證監會發布修改后的《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的若干規定》,隨后,滬深交易所相繼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股東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減持股份實施細則》。這是監管層繼2015年7月、2016年1月之后發布的新版減持新規,旨在進一步規范股東減持行為。
減持新規監管對象包括上市公司大股東、IPO前入股的特定股東、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IPO之后定向增發)的股份持有人,以及董監高等。其具體減持行為包括集中競價減持、大宗交易減持、場外協議轉讓、過橋減持、司法處置減持、一致行動人減持、董監高離職減持等。減持新規對大股東及特定股東減持行為進行了進一步規范,從減持方式、減持頻率、減持數量以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加大了減持約束。依據減持新規,滬深交易所同步發布的實施細則進一步明確:持有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的股東,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該部分股份的,自股份解除限售之日起12個月內,減持數量不得超過其持有該次非公開發行股份數量的50%。
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采取大宗交易方式的,在任意連續90日內,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大宗交易的出受讓方在受讓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所受讓的股份。大股東減持或者特定股東減持,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單個受讓方的受讓比例不得低于公司股份總數的5%。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導致喪失大股東身份的,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6個月內繼續遵守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董監高辭職的,仍須按原定任期遵守股份轉讓的限制性規定,即離職半年不準減持,每年不超過25%。此外,大股東及特定股東在減持前后,都要進行信息披露,因此,這些股東再也無法突擊式、偷襲式、悄悄式減持了。
本次減持新政影響力有多大?政策效果如何預估與評判?我的基本判斷如下:
(1)上市公司玩資本、玩股權的難度增大、成本增加、風險加大,這將有利于倒逼上市公司專注主業、脫虛向實。
(2)大比例轉增再也無法幫助大股東及特定股東暴利減持,他們可能不再逼迫上市公司大比例轉增。
(3)定增減持納入強監管,私募及其他機構對定增的信心或興趣將大打折扣,為此,定向增發將無法再任性、猖狂。
(4)“定增+并購”的乾坤大挪移游戲難度增大,可能許多公司無法再玩。
(5)拉長減持周期,降低減持頻率,限制減持比例,這有利于遏制突擊式、偷襲式、集中式減持,尤其是清倉式減持,無節制、無道德、無底線減持。
(6)提高減持透明度,有利于穩定股價及股市預期,保護中小投資者。
不過,從短期來看,減持新規對市場走勢的影響,我們也不能太過于樂觀。相反,減持新規可能會讓一些“玩股權”的投機資本自動退出市場,它不會明顯帶來市場資金增量。當然,減持新規有利于減輕二級市場“減持”賣壓,這將有利于股價穩定和市場穩定,并可能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總之,市場走勢仍取決于宏觀經濟基本面。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