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電商風起云涌 阿里vs京東誰的戰略布局更牛?
伴隨著新零售概念的提出和實踐,越來越來越多的電商讀出了“新零售”不同版本,有些線下傳統店,踏入了電商行列,但仍然業績不好。所以“新零售”的本質并不意味著“線上+線下”這樣的全渠道模式。而是以消費需求為中心,利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為客戶提供高功能體驗和高性價比體驗,并通過矩陣形式整合從研發、設計、生產、物流到銷售的商業生態,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盡管對“新零售”的理解各不相同,但國內互聯網巨頭們早在概念提出以前就開始了自己的戰略布局。
阿里巴巴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來自京東,盡管兩者在起初的客戶模式上有所區別,但在“新零售”的概念下,本質都是滿足客戶需求,只不過形式稍有差別而已,同時京東背后還站著騰訊這個流量深淵,為京東的電商競爭提供全火力支援。
截至2017年2月28日,騰訊通過旗下黃河投資持有京東516,974,505股,持股比例18.1%,為京東第一大股東,但所擁有的投票權4.4%;這是自2014年騰訊通過把旗下的拍拍等公司轉移給京東起,騰訊在電子商務方向戰略調整的標志,相當于騰訊把自己的電商業務交給京東,然后借由投資京東,在電子商務上同阿里巴巴競爭。
在接受CNBC亞洲經營者欄目采訪時,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說:“騰訊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無限的資源,就像一個倉庫,比如今天的微信,我們看到的還只是冰山一角,不到10%,還有90%等待我們挖掘。騰訊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客戶,通過微信,我們可以觸及更多中國消費者。今天,24%的新顧客來自于手機QQ和微信。它們可以幫助我們吸引更多的新顧客。”
提到競爭對手阿里巴巴旗下的B2C電商平臺天貓時,劉強東說:“5年內,我相信我們將超越天貓成為中國最大的B2C平臺,甚至更快。因為我們的增長率遠高于它們,而且我們的用戶體驗比我們在中國的任何一個競爭對手都要好。”不過,阿里巴巴在最新的季度財報中,專門列出了天貓的GMV(拍下訂單的金額)增長,達到49%,高于京東同季度46%的增長。
新零售概念下,阿里巴巴和京東誰能執掌牛耳,成為最終勝者,還是兩虎相爭,第三者順勢上位,讓我們拭目以待,坐觀新零售電商風起云涌。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