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紡織企業謹慎采購 加快轉型
從去年10月至今,棉花價格經歷了一輪暴漲暴跌“過山車”行情。記者從省紡織與服裝行業協會了解到,由于市場形勢急轉以及需求冷淡,當前眾多紡織企業壓力增加,產銷率下降。
紡織企業采購謹慎
“棉價高的時候,我們‘吃不起’;棉價低了,我們又‘不敢吃’。市場都是買漲不買跌,現在紡織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河北寧紡集團紡織分公司經理段榮果坦言。
從2010年10月開始,棉花價格一路飆升,今年3月達到最高價,每噸售價突破30000元大關。然而,從4月份開始,“高燒”的棉價快步“降溫”,急轉直下的形勢讓眾多紡織企業“很受傷”。
“通常廠里都要囤一個月的棉花,去年倉庫里的存棉甚至夠3個月生產用。但目前棉價掉得讓人心里沒底,囤多了,沒準兒還沒等紡成紗,就已經賠本了。”段榮果說,“現在,廠里連10天的棉花都不敢囤,用多少買多少。”
棉價下滑,導致棉紗、棉布在市場上叫不起價,甚至比棉價下滑幅度更大。“現在一些紡織企業制成品價格低于棉價本身。”石家莊一家大型紡織企業經營部負責人說。據了解,今年年初,比較普通的40支紗最高可賣到近50000元/噸,而現在賣價僅在30000元/噸左右,價格縮水近四成。
因為棉紡生產具有周期性,為降低棉價下滑帶來的市場風險,不少棉紡企業在接大單、長單時采取了謹慎、保守的態度,且由于市場預期不樂觀,企業在購進棉花時都比較小心。
紡織企業產銷率為80%至85%
產成品價格下降幅度大,加上在國際宏觀形勢影響下,下游市場購買力不高,沒有后續支撐,紡織企業壓力加大,即使是大型紡織企業,產銷率也出現下滑。“今年前9個月,我們產銷率基本在100%,由于下游市場冷淡,最近一個多月產銷率下滑至95%左右。”石家莊某大型紡織企業人士說。
來自省紡織與服裝行業協會的統計,去年我省規模以上紡織企業的產銷率在90%以上,而今年前9個月,已下降到80%至85%之間,造成企業棉紗、棉布積壓;9月份,全省紡織品出口量環比呈減少趨勢。
棉花、棉紗價格“跳水”,“高進低出”使很多企業陷入虧損。段榮果介紹,目前企業每生產一噸棉紗就要賠1000元至2000元左右,但為穩住老客戶,企業只能賠本硬撐。
據石家莊市調查隊近期調查顯示,由于下游需求乏力,紡織廠維持皮棉低位庫存,開工量在70%至80%,皮棉現貨銷售不暢,企業采購謹慎,購銷雙方都不下長訂單,維持短小訂單,交易清淡,觀望為主。
加快轉型,提高抗風險能力
“我們企業擁有紡織、印染、服裝加工鏈條,生產相對還比較穩定。但是,面對國內外市場棉價走低的大環境,雖然內部消化了一些棉價變動帶來的沖擊,但企業依然感到很有壓力。對生產比較單一的小廠來說,日子就更難過。”段榮果說。
據河北調查總隊對全省12個縣市農村集貿市場價格調查顯示,11月份我省棉花主產區棉花采摘完畢,由于棉企受上年價格大幅波動影響,入市謹慎,預計我省棉花價格將繼續低位盤整。
據了解,縮短生產周期成為當下眾多中小紡織企業規避市場風險的主要手段;而對某些大型企業來說,加快自身產業結構調整,則成為應對棉價波動的主要策略。“紡織行業2010年人均工資為20100元,比2005年翻了近一番,加上能源、運輸等價格上漲等因素,紡織業成本提升趨勢很難改變,企業只有加快轉型,才能應對市場的變化。”省紡織與服裝行業協會會長孫為倫表示,轉型時期,紡織企業更需要加強品牌意識,加大技改投資力度,大力推進自主創新,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高單位產品的利潤率和產品檔次,減少對棉花的依賴程度,唯有如此才能有出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