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業也能玩文化旅游
如果說皮革產業本身相關的各種業態還是辛集商業的內同心圓的話,那么從廣義上來看,以皮革為原點向更長的半徑去延伸的文化、旅游產業則將為辛集打造一個更大面積的“外同心圓”,借助京津冀一體化,與內同心圓一并平行發展。
田英申介紹,皮革城與辛集市政府不久前開會決定,調整了對皮革城的整體規劃,決定將皮革城一直沒有發展起來的餐飲、旅游等服務向更專業化的程度拓展,加大投資力度。
具體而言,目前皮革城商業區已經建成并開始營業了兩個五星級標準酒店,現在已經具有一定接待高端客戶的能力,正在籌備掛星;而且,為了帶動家庭整體來辛集消費、駐足,皮革城已規劃了1萬平方米左右建設威尼斯水世界主題公園,目前建設團隊已完成對澳門的考察,正在制定進一步的規劃。
如果說此前旅游項目在皮革城商區幾乎是零基礎的話,那么餐飲服務則是負基礎,走錯了發展方向。“此前,購物中心中的餐飲只發揮了‘員工食堂’的作用,雖然對外開放但吸引力極低,一年收益還不足200萬元。”田英申表示,皮革城準備在購物中心周邊建設小吃一條街,將辛集當地和周邊的鄭定等城市的特色小吃招納進來,增加讓消費者留下來的砝碼。
從整體來看,辛集未來看似美好的規劃也有著令人擔憂的部分。相關部門負責人坦言,皮革產業出口同比有所減少,主要是近幾年中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產品價格提高,市場競爭力下降。制革、制衣等勞動力密集產業訂單開始轉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對皮革產業帶來很大影響。而當地相關部門官員也坦言,原來占辛集皮革生產不小比重的國際知名品牌貼牌生產業務正在逐漸退出辛集,這里的“代工廠”生意優勢已經消失。
多位業內專家表示,調整業態、與文化旅游元素融合發展的模式都沒有問題,但辛集在做新商業區未來規劃的同時,似乎更重規模發展,相對輕了核心研發、創意能力的打造,對于辛集皮貨品牌的概念,目前僅停留在較淺的層面,比如創造一個類似“義烏購”的電商交易平臺。而記者在與多位辛集政府官員、皮革城負責人接觸后也發現,他們雖然意識到目前辛集存在的品牌弱勢,但卻把希望寄托在了電商渠道。而對于最核心的辛集生產的皮革產品,卻并沒有太多的品牌概念。
“歸根結底,辛集今后若想打響皮都甚至服裝之都這個名號,必然需要知名企業的存在。目前辛集和北京企業的合作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這個名號最初可能還是要依靠外來的知名企業創立,但若真正成為服裝之都,那辛集就不能光借助外來企業的幫助,還要打造本土的知名品牌,讓辛集的名號更加堅固,同時也為辛集帶來更好的發展前景。”服裝分析師馬崗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