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中心評級要求太高難以達標
就目前的采訪情況來看,我們看到的是新規的“隱憂”即“要求太高”,按照昆明至祥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觀點來看,部分一向赫赫有名的購物中心也不能夠達標。再將這一標準要求其他購物中心,似乎有些沒有辦法奔跑的感覺。
購物中心真的需要等級劃分嗎?對于購物中心而言,最重要的是什么?它的終極目的又會在哪里?
新規對于購物中心發展有益,但以固化的標準去評定其等級,又會引發其他問題。
新規歷程
2013年醞釀
2015年出臺執行
從發達國家的商業發展經驗看,購物中心分級,將會規范整個行業的發展。
而國內購物中心發展,似乎才剛剛開始,已可能走在了無序的發展道路上。據德勤中國和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聯合發布的《2012中國購物中心與連鎖品牌合作發展報告》顯示,購物中心在中國將以每年300家的速度增長,在2015年,將達到4000家。購物中心發展雖然漸趨成熟,但由于缺乏標準引導,購物中心的空置率正在逐年攀升。亦造成不少投資者投資失利。
據報道,在中國最大的兩大二線城市沈陽和成都,購物中心空置率分別為17%和16.2%。這樣的購物中心發展背景之下,國內似乎也需要這樣的一份具有指導性的購物中心等級劃分文件。2013年6月,第15屆中國連鎖會議分論壇上,國內版購物中心等級劃分首次浮出水面。今年3月,南方都市報報道:《購物中心等級劃分規范》已開始實施,但是由于其中的各類標準比較嚴苛,可能只有一線城市的大型購物中心才有可能達標,因此申請“評星”是按照自愿原則執行。就昆明而言,目前購物中心對其了解并不多。
昆明商業地產
最現實的問題是活下來
對于地產界而言,市場一有風吹草動,自然是一片驚鴻。但這一次的反應有些過于平淡,對于新執行的《規范》,業內紛紛表示:“未收到”和“不了解”,還有更多的“不看好”。
在采訪中,包括昆明至祥研究中心、昆明風之鈴市場調查研究咨詢機構CEO石遠、上海某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芒果智庫經濟學家王詠雪等均表示:“對新規,并不了解。”在云南地產界一向消息靈通的胡先鈞,也表示暫時沒有看到詳細版本,在他看來:“目前的地產界,尤其是商業地產最現實的問題是活下來!”
昆明至祥研究中心就認為,從一個普通民眾的身份來看,購物中心是否存在等級評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其位置和交通便利性條件,以及在購物中心的規劃和品類能否滿足自己消費體驗的需求,相比于評定標準涉及的業態與品牌、經營與管理這些方面,與消費者的體驗并無直接關聯,甚至可能還不如停車位、人流動線、商場環境等因素對于消費者作用更直接。
新規熱議
規范高高在上 新規難以落地
云信黃金樓市:對于《規范》你有何看法?就行業和商業地產的發展,尤其是購物中心有何影響?
昆明至祥研究中心:上述劃分標準基本只有一線城市的部分商業項目可以達標,對于絕大多數購物中心并不具備可評價性,此規范也只能是束之高閣,這樣的“高高在上”的規范不會起到實質性的影響,無非是給了頂級項目一個宣傳的新亮點,對于絕大多數的購物中心必然是視而不見,根據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走好自己的發展之路才是明智之舉,一味向新規靠攏,脫離市場,最后也難以實現在項目的良性發展。
芒果智庫經濟學家王詠雪:這樣的新規多半是得不到市場太多的認可,因為,企業多半有自己的尺度對于產品開發和定位考量。同時,一種規范就想讓所有的項目都裝進去本身難度就非常大。另外,就商業地產,尤其是購物中心的開發,目前企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品牌。例如,萬達、華潤、紅星國際等,他們對于他們產品的定位,有自己的一套體系,或并不在意這些標準與評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