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債辦法大修:不再強制信用評級 強化發行人、中介機構責任
公司債發行注冊制迎來進一步完善。
8月7日,證監會就修訂《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下稱《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
事實上,自3月1日新證券法實施以來,公開發行公司債即實施注冊制。而這次針對《管理辦法》的修訂即是落實公司債券公開發行注冊制改革的進一步制度明確。
“《管理辦法》修訂內容的重點是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注冊程序及相關要求,同時強化承銷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發行人的責任,此外還有禁止發行人自融、承銷機構不得以明顯低于行業定價水平等不正當競爭方式招攬業務、發行公司債券不得新增政府債務、取消強制評級等相關規定。”8月10日,北京一家大型券商固收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制度安排進一步明確
根據披露,《管理辦法》明確了公開發行公司債券的發行條件、注冊程序,加強對承銷機構和證券服務機構執業的監管,強化發行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相關義務,豐富行政監管措施等等。
“修訂后的《管理辦法》完善了公司債注冊制的相關制度,會進一步提高未來公司債的發行效率,各相關參與方的責任也會更加明確。”前述機構人士表示。
國金證券分析師周岳指出,《管理辦法》的出臺規定了公司債券注冊制相關制度,針對新證券法與《公司債券發行與交易管理辦法》(2015年)中的沖突,證監會在《管理辦法》中進行了適應性修訂,更好地承接新證券法的規定。
值得一提的是,《管理辦法》中一個重要的改變即是針對信用評級方面,對于評級機構來說有不小的影響。
《管理辦法》調整了普通投資者可參與認購交易的公募債券相關要求,在不降低門檻要求的前提下,刪除了評級為AAA的規定,減少評級依賴,此外,相較2015年的要求,取消了對公開發行公司債券,應當委托具有從事證券業務資格的資信評級機構進行信用評級的要求。
近年來隨著債券違約增多,債券信用評級的一系列問題也逐漸顯現。而就債券發行評級來說,以往這是發行人順利融資甚至拿到更低利率的重要保證,對評級機構也是一門穩賺的生意。但新規之后,這種“躺著賺錢”的時代或一去不返。
“這意味著未來公開發行公司債券不需要提供公司信用評級,減少了評級依賴,對市場來說是好事,有利于長遠發展。而且這段時間評級虛高一直困擾著市場,對于投資人來說,還是要提高風險識別能力。”北京某中型私募機構債券基金經理表示。
“從私募債券的情況來看,雖然并沒有強制要求評級,但實際發行中,絕大多數的私募債都有主體評級,無評級私募債占比雖有提升,但仍不足6%。另外,交易商協會目前并沒有取消信用評級的要求,多數企業仍有進行主體評級的需求。雖然境內評級中樞普遍較高,但也給投資人、中介機構等市場各方提供了一個分析基準,取消主體信用評級要求,則對投資者信用研究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周岳指出。
注冊制下迅速發展
另一個市場關注的重點則是《管理辦法》強化發行人、承銷機構、證券服務機構的責任,包括強化發行人信息披露的責任,要求承銷機構建立健全內部問責機制,證券服務機構審慎履行職責等要求。
就承銷機構來說,《管理辦法》還明確承銷機構建立問責機制、防范過度激勵和低價競爭的相關規定。譬如承銷機構應當綜合評估項目執行成本與風險責任,合理確定報價,不得以明顯低于行業定價水平等不正當競爭方式招攬業務等等。
對于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債券承銷“價格戰”來說,修訂后的《管理辦法》亦表明了監管機構的態度。
“經常有券商為了爭大項目報低價的情況出現,為了掙名頭或者是謀求更多的業務機會,很多機構也會隨波逐流。但隨著監管部門多次關注嚴打,弱化規模評價指標等等一系列措施,市場也再出現改變。”某大型券商債券承銷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公司債發行注冊制的相關制度就在進一步落實和完善,市場也隨之活躍。數據顯示,從3月1日公司債實行注冊制以來,公司債發行規模在3、4月份達到高峰。
“公司債發行注冊制是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的明確信號。注冊制將使企業債發債周期縮短、取消省級轉報環節等,可以簡化發行流程、提高發行效率,提高發行人的積極性,有利于擴大企業債券的融資。”前述券商人士表示。 (編輯:巫燕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