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歷史的漢族服飾(一)
曾有人形容服裝是歷史的鏡子,此話非常恰當。不同時代的不同穿戴,都反映著那個時代鮮活的生活。一種服裝名稱的后面,固然有一定含義,而更深層的意義恐怕并不是穿著本身,而是服飾文化所帶來的巨大力量。我們不妨一起去了解這漸進、傳承的中國傳統服飾。
衣裳之初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從《易·系辭下》中這句話我們不難看出古人天人合一、陰陽交濟的思想:乾為天,為陽,為玄;坤為地,為陰,為黃。象征乾坤的衣裳經人服用后天下即風調雨順、人民安居樂業。《絲紡,使人們告別了以樹葉蔓草為衣的初級裝束,開始進入日臻完備的衣冠時代。
周代定制
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 加詳備。《禮記·春官》中有:“司服掌王之吉兇衣服,辨其 名物,與其用事”,記載了不同儀式應穿不同服飾,并根據 儀典的性質、季節等決定紋飾、色彩、質料的選用。深衣和 上衣下裳是這個時期主要的兩種服飾形制,它們對后世的 服飾產生了極大影響,雖然歷代裁制方式有別,但其形制 延續數千年,可謂意義深遠。
秦漢因襲
這個時期,衣冠服飾經歷了秦代不守舊制、不守周 禮,到東漢重新定服制、尊重禮教的很重要的轉變過程。“六王畢,四海一”,始皇贏政把戰國時期的各種制度加以統一,“兼收六國車旗服御”,創立了大一統的秦朝衣冠制度。陜西出土的兵馬俑充分展示了秦時氣勢恢宏的袍服與戎裝。{page_break}
經濟繁榮、政權穩固的大漢王朝,其華麗的衣飾充分顯示了儒家思想及冠服制度在政治上的統治作用。而漢承秦制,把袍服亦作為國家禮服,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諸多實物為此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證:衣襟纏繞的深衣、飛騰婉轉如意云紋、織造精美的絲綢面料......展示了輝煌的大漢服文化風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