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巧護理奢侈品包包讓它們煥發第二春
奢侈品包包自己動手保養
近幾年來,杭州的奢侈品消費能力是有目共睹的。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喜歡的奢侈品包、鞋、配飾收入囊中,奢侈品護理、修復等行業也熱了起來。年底了,對于家中已有好幾件價值不菲的寶貝的人來說,與其再花幾萬塊買個新的,倒不如花點小錢給已有的寶貝美美容、做做SPA,讓它們煥發第二春。于是,奢侈品護理店的生意好起來了,護理師們也忙起來了。今天為大家介紹一位年輕的護理師賽賽,剛當媽媽一年的她做這一行也不算久,不過已有不少故事和經驗要和大家分享了。
像手工課又像化學課 培訓班只能學到基礎
“這段時間店里特別忙,大概是年底了,很多人都要趕在過年前拿到‘新’包。”賽賽工作的某奢侈品護理機構最近一個月收到了將近150單生意,大部分都是要求護理真皮的奢侈品包包,“只要天亮著,我就在和包包打交道,基本沒有休息日。”之所以晚上不工作,是因為光線不足會影響護理效果。
為了成為一名奢侈品護理師,去年上半年,賽賽在上海呆了兩個多月,跟師傅下工廠。“先是認識各種皮質,比如光面革、苯胺革、絨面革、磨砂革等。再認識皮具護理要用到的材料、工具、化學制劑,比如光面革要用的加脂柔軟劑、超細色膏、特種樹脂等,絨面革和磨砂革要用的高濃度染料水、絨面恢復劑、絨面固定劑等。”等到這些都爛熟于心了,才能跟著師傅上手去護理包包。
“其實,那兩個多月里只能學到一些基礎知識,很多技法還是要靠后來的實際操作。”賽賽舉例說,前段時間收到一件皮衣,她按照慣例將它的污損處清洗打磨后發現無法上色,最后還是找到上海工廠里的老師傅。“只是用細砂皮再多打磨一點,等皮微微發白之后就可以輕松上色。”所以賽賽覺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句話用在奢侈品護理上再合適不過了。
眼睛就像“取色棒” 小色差也不能容忍
上色是一個重要環節,很多在普通人看來都差不多的顏色,在護理師們的眼里卻有著天壤之別。賽賽說:“調色是最難的一步。同樣的灰色,有深有淺,有的帶珠光,有的做舊處理,只要補上去的顏色和包本身的顏色有一點差別,就會很難看。鮮艷的顏色還比較好調,而漆皮、珠光色、金屬色則相當難,更要命的是,這種色彩在補色時只能一次成功,無法修改。在之前的培訓過程中,幾乎1/3時間都是用來學習調色的。”不夸張地說,護理師們都要把自己的眼睛練得像PHOTOSHOP中的“取色棒”工具。
調色完畢之后是上色。“這道工序我們一般都在有陽光的天氣里完成,因為陰雨天很可能造成視覺上的偏差。”而像賽賽一樣,不少擅長調色、上色的護理師都是年輕人,“年輕人對色彩敏感,學得快上手快。而細心耐心的老師傅們,則更擅長做包包修補等工作。”
修舊如新未必最好 要找到整體協調點
“根據顧客的要求,大部分時候,我們都會盡可能把包包修舊如新,但效果未必是最好的。”在賽賽看來,護理是為了讓包包更漂亮,而不是一味地將它還原到出廠時的狀態,“比如有的包包上的五金件有氧化、磨損、掉色的情況,無法完全修復,但包身的皮質卻可以修復到幾乎全新。如果這樣做,那么整體效果會非常別扭——全新的包身加半新的五金件。我的做法是,有選擇地保留包身上的幾處磨損,以達到整體的協調。”
“又比如LV的包包,剛買來時,手柄、背帶等處的真皮是白蠟色的,使用一段時間后會變深,最后成為蜜蠟色。不少顧客會提出,想把它變回白臘色。”賽賽說,“其實沒有經過染色等化學處理的真皮變色很正常。要想還原,只有通過染色,但效果不太自然,會與包身脫節。我不太建議這樣做。”
你的包包用對了嗎
雖然通過護理可以讓大部分包包變新,但賽賽更建議大家日常使用的時候就多多愛護它們。她還給出了幾點建議。
1、不建議使用防水防塵噴霧。這種噴霧很常見,使用初期效果也不錯。但因為化學制劑對真皮有一定的損害,長期使用,很可能造成皮質的硬化、開裂。
2、不要把包放在車里。放后備廂的包經過夏天高溫冬天低溫,會造成真皮中的油脂揮發,皮質變硬、開裂、老化。
3、用淺色包時不要穿深色衣物,尤其是深色牛仔褲。因為衣服上的顏色很容易染到包上,如果是淺色的漆皮包就更容易被染色,且修復起來很麻煩。
4、包包要及時清潔。即使是清水也可能在包包上留下難看的痕跡。所以包包臟了一定要及時清潔,比如,下雨天可以隨身帶一塊軟布用來擦干包身上的雨水。
隨著奢侈消費市場的成熟,杭州開出不少奢侈品護理店,比如米蘭工匠、小師傅等奢侈品護理機構,單就門店數量統計,可能不下20家。“這些店很多都是從普通的皮具護理、皮鞋護理店做起的;還有一些除了護理,可能還涉及二手奢侈品的交易;另外還有公司化運作的加盟店。”一位業內人士透露,“奢侈品護理師經過培訓合格便可上崗工作,也可以自己申請參加上崗資格證的考試。”從杭州市場來看,奢侈品護理師的月薪從3000元到8000元不等。不過,一些護理店更愿意做成家族店、夫妻店的形式,因為如果招聘師傅來做,則很可能造成技術的外流,畢竟,奢侈品護理師是個技術含量較高的職業。有人說,即使是以學徒身份進行有償培訓,師傅也不見得把核心技術教給你。這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正是這個行業的一個較大的局限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