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鞋企規避海外封殺 需打“組合拳”
日前,俄羅斯經濟發展和貿易部會同財政部、工業和能源部停止批準國外汽車企業在俄設組裝廠。俄經濟發展和貿易部投資政策司副司長列夫琴科夫解釋說,此日期之前已簽訂組裝汽車議定書的公司,在該命令生效之后依然可以簽訂相關協定。 遺憾的是,吉利、長城、中興、北汽控股等想在俄羅斯建汽車組裝廠的中國汽車企業均未在這一日期之前同俄羅斯有關方面達成協議,因而被封殺在“工業組裝”的大門之外。 近年來,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是平的”理念日漸深入人心,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然而,類似上述投資建廠的封殺事件自不待言,一系列針對中國產品傾銷、綠色壁壘、技術標準等封殺事件也是層出不窮,為中國企業的海外盛宴平添了幾分如履薄冰的陰影。不過,中國企業大可不必妄自菲薄,須知,規避海外封殺還有“組合拳”秘籍可用。 不吃獨食,以利益共享投石問路 中國企業要開拓海外市場,首先需要擺正自身的位置。“唯我獨尊”、所謂“王霸之氣”只會令企業在海外市場遭遇一波又一波的阻擊,實不可取。同海外市場的同行們建立共同的利益紐帶才是上上之策。 在中國家電業被冠以“價格屠夫”的格蘭仕針對海外市場的策略就值得借鑒。在普羅大眾的心目中,格蘭仕踏足海外的歷程必然是高舉低價利刃一路披荊斬棘,殺得海外同行們血流滿地,最終攻城拔寨,將民族品牌的旗幟漫卷西方各國。而現實則是,對于電器產品的傾銷行為,世界各國歷來十分關注,這一愿望淪為了空中樓閣。 于是,為規避針對傾銷的封殺可能,格蘭仕經過一番權衡,“夾起尾巴”,“不吃獨食”,最終選擇了利益共享的方式投石問路。格蘭仕對于海外競爭對手采取了既打又拉的策略。通過與幾家洋品牌的合作,格蘭仕引進了數條流水線,把出口總量控制在總產的50%以下,其余產能用于為其他國際品牌提供OEM(貼牌生產)。這樣一來,格蘭仕就免遭了槍打出頭鳥的厄運,讓對手們始終分享30%的市場份額而不越雷池一步,適可而止,各占半壁江山,其親和力在國際上自然有口皆碑。 利益共享不僅適用于海外產品市場的開拓,還適用于海外并購。近年來,中國企業在并購海外企業時可謂前赴后繼,但成功者寥寥。其中大部分并購意向被對象所在國以產業安全、反壟斷等條文封殺,耗費了心力不說,從中付出的機會成本也相當可觀,得不償失。這些企業的失敗之處當然有很大,但是,最大的失敗之處或許便是不知退讓,不愿犧牲暫時的利益來換得長遠的發展。與之相比,美國有名的私募基金凱雷集團在并購徐工集團時節節讓步,具備了十足耐心,最終盡管未達到絕對控股,至少在中國打下了第一片天地,并且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誠意,為此后的一系列并購活動樹立了標桿意義。 爭取話語權,以規則制定為保障 利益共享雖然能敲開一片市場,但終歸是權宜之計,中國企業要想規避海外封殺,還需積極爭取技術標準等一系列話語權,參與到游戲規則的制定過程從而保障自身的商業利益。 2007年3月,中國MP3廠商集體在德國遭遇了最大規模的封殺打擊,令人扼腕。當月,德國海關的19名工作人員對參加CeBIT的中國廠商進行了搜查,并扣押了部分涉嫌侵犯意大利Sisvel公司MPEG-2音頻專利的MP3播放器、數碼相機、GPS等產品。值得慶幸的是,此后德國海關歸還了收繳產品,雖然給中國廠商造成了名譽損失,但與幾年前西班牙焚燒溫州鞋事件相比,無疑要厚道得多了。當然,缺少技術標準話語權,仍是中國企業開拓海外市場的軟肋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幾年前國內爭取技術話語權的先行者康奈鞋業的事例至今仍然值得重溫。為避免重蹈焚鞋事件的封殺覆轍,康奈鞋業認定:與其被動地受國際貿易技術門檻的限制,不如主動出擊,深入“虎穴”,想辦法打進國際技術標準的機構中,拼搶國際標準的話語權,這樣就變消極挨整為主動融合。于是,沙雀技術研究中心(簡稱SATRA)進入了康奈的視野。 這是一家1919年組建于英國的全球性鞋類認證機構,代表著世界鞋類認證的頂尖水平,而且SATRA還能確保遵照歐洲健康與安全、環境服務等最新立法,協助各國設置ISO、SA(包括SA8000標準)等系列認證系統,是有關技術性貿易壁壘法律的重要淵源,在進口國設置有關技術壁壘時,SATRA是其立法調查獲取法律內容的重要對象。 經過一番艱苦不懈的努力,2004年9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康奈破解國際貿易壁壘新思維”論壇上,康奈集團與SATRA簽署了《技術服務合作協議》,投資1000萬元在國內建立鞋類研發設計中心,研發世界最新鞋類技術、工藝和環保標準等,從而躋身國際貿易“游戲規則”制訂者行列,以全新的思維,找到了突破國際技術封殺重圍的途徑。 對此,一些高官以及學者也給予了相當的肯定。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的官員認為,康奈變被動為主動的做法對國內行業突破技術封殺起到了示范作用;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中國入世談判首席專家龍永圖先生在評價康奈新思維時強調了三個“新”:一是新在主動性,主動與國際接軌;二是新在科學性,是一種科學的態度;三是新在可操作性,有自己具體的措施與行動。 融入當地社會,以文化融合為基礎 在做到不吃獨食、拼搶話語權的同時,中國企業最終要在海外市場贏得長遠的斬獲,還必須在真正意義上融入當地社會,以文化融合來擴展海外足跡。 前述的中國汽車企業在俄羅斯被封殺于“工業組裝”的大門之外,便是因為這些企業與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沒有到位,文化融合缺失所致。據媒體報道,在驚人的默契之下,數家跨國汽車公司一致在9月14日前后與俄政府簽訂了組裝汽車議定書,唯獨避開了中國企業。 先是9月12日,菲亞特汽車集團宣布與俄羅斯謝韋爾汽車廠簽署協議。數日之后,通用汽車與俄羅斯經濟部簽署協議,計劃斥資1.5億美元在圣彼得堡附近新建一家工廠。此外,截止9月15日,日本三菱汽車、韓國現代汽車在俄羅斯建立汽車組裝廠的投資協議也被俄羅斯經濟發展和貿易部相繼批準。試問,中國汽車企業的相關員工如若工作再深入一點,在同當地政府以及競爭對手交流的同時哪怕注意到一絲一毫的異常動態,也不致于多家企業集體陷入被封殺的尷尬之境。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強調:“卓越的公司,排在第一位的不是你支付報酬的多少,而是你將報酬支付給何人。如果你有適合的雇員,在他們力所能及的范圍內,他們會為創造一個偉大的公司而努力。他們會高效率地完成工作,不會因為報酬少而折腰,這就好比他們的呼吸不受控制一樣?!? 因此,中國企業要踏足海外,所持的文化融合理念歸根到一點便是:推行本地化人才策略。長期以來,中國企業在踏足海外時一貫對當地員工持不信任態度,以致于多數中國企業的海外管理層全是黃色臉孔,于是,內耗、爭斗時有發生。并且,在國外工作的中國員工經常還得面臨著巨大的人身安全風險。一系列諸如空難、搶劫、疾病等風險都增加了中國企業的海外運營成本,一些企業更是每年都要付出相當數目的保險以及訴訟費用來承擔此類風險。而一旦上述問題得不到企業及時有效的解決,企業的品牌美譽度無疑要大打折扣,企業的海外拓展必然要受到很大影響,最終必然要增大中國企業被封殺的潛在可能。 當然,中國企業在海外推行文化融合并不意味著海外員工的“全盤西化”,要做到臨機決斷,更加不必局限于管理層“西化”的象征意義。中國企業要有“全球執行,本地思考”的氣魄。第一,中國企業要以謙虛的精神了解當地市場的需求,尊重當地市場的習慣以及當地習俗;第二,中國企業要選拔熟悉海外事務并且樂于同當地民眾、政府溝通的管理人員,要突破在發達地區任用中國員工、在不發達地區任用當地員工的“成本節約”思路,須知,此種只重視經濟回報的本地化策略,注定了企業發展策略的短視,對中國企業在海外的長期發展頗為不利。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