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線城市未來中小品牌的戰場
9月14日,中國服裝協會常務副會長蔣衡杰在石獅舉行的中國服裝協會服裝輔料(服裝關聯企業)專業委員會年會暨換屆會議上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講,為石獅中小服裝企業支招。
中小服裝品牌不要去一線城市與一線品牌“火拼”
“一線品牌在一級城市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動搖的,也是無法取代的。中小服裝品牌要想在夾縫里求生存,尋找最大利潤空間,必須把主戰場轉移至二三線城市。”蔣衡杰這樣告誡石獅的中小服裝企業。
二三線城市不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國際化程度高,其城市地方特色明顯,世界流行趨勢的一些影響相對較少,并且當地居民都有自己的特殊愛好。蔣衡杰表示,中國二三線城市居民對產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這對品牌產品的細分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比如在版型、款式、顏色喜好等方面具有差異。
蔣衡杰談到,對于二三線城市的商場來說,服裝的主力店招商一直是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為二三線城市商場對于服裝一線品牌往往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近幾年,以勁霸、七匹狼、以純等為代表的服裝品牌多側重在各二三線城市中構建專賣店體系,營銷支持政策也多側重在專賣店的建設上,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品牌進入商場的積極性。
據他介紹,對于二三線城市商場而言,經營面積并不是很大,大多在一萬平方米至二萬平方米,這樣就并不需要引入太多的一線品牌。因為一線服裝品牌進入商場往往要價很高,甚至需要商場提供裝修等,商場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在這些品牌身上賺到錢。如果要規定一個品牌比例的話,應該是一三六的關系,即十分之一的國際國內一線品牌、十分之三的國際國內二線品牌、十分之三的國際國內三線品牌。
“其實,二三線城市的消費形式異常活躍,是中小服裝品牌生存和發展的最佳空間。”蔣衡杰分析指出,就目前來說,中部六省消費力未全發掘。他說,隨著《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出臺,中部六省得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契機。河南鄭州、滎陽,湖北武漢、襄樊、棗陽,安徽合肥、望江,湖南長沙、株洲,江西南昌、九江、奉新等地有相當規模的紡織服裝產業基礎及成熟的專業市場,充分激發消費活力,可以給代理商帶來無限商機。他特別指出,湖南人對新潮流接受力強,崇尚娛樂,加之長沙、湘潭、株洲、郴州等一批新興城市的誕生,市民開始對品牌形成認知度,消費熱情被調動起來。
對此,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中小服裝品牌要想長足發展下去,在做好品質、穩住價格、創新營銷的基礎上,必須要拓展消費市場,把陣地轉移至二三線城市,這是明智之舉,也是當務之急,已經到了勢在必行的關鍵時刻!
服裝企業做強 必須實現“四化”突破
中國是世界公認的服裝大國,“Made in China”的標識走遍五大洲、四大洋,“但我們還不是服裝強國”。什么是“服裝強國”?蔣衡杰認為,“服裝強國”至少應具備四個特征:
首先,必須在全球的服裝紡織產業鏈中占有主導地位,科研水平、技術水平和行業標準,都要做到全球領先。
其次,時尚文化必須有國際話語權。要成為倫敦、米蘭、紐約、東京等世界公認的時尚中心的一員,樹立起永久性的時尚風范,而非曇花一現。
再次,服裝品牌的影響力應輻射全球,創造出讓世界公認的名牌,通過有故事、有內涵又感人的品牌文化最終傳達給消費者,并能夠成為其記憶的一部分。
最后,需具備較強的全球市場掌控力,對全球服裝市場的風云變幻發揮一定的影響力,并進一步提升抗風險能力。
要成為“服裝強國”,前提是必須擁有一定規模的服裝強企,目前包括石獅在內的一些服裝企業已經具有上述四個特征中的一個,但離“強企”還有很大差距。
那么,如何才能成為“強大”的服裝企業呢?必須借助“四化”實現突破。
大力建設供銷網絡,掌控渠道,提升國際價值鏈分工中的價值分配比,實現產業國際地位的突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實現科技創新能力的突破;從產品、渠道、文化、服務等環節,進行價值創新,實現品牌創新能力的突破;打破城鄉二元市場和沿海、內陸二元區域結構,實現一體化或差異化分工與聯動,并鼓勵企業業態多元化,實現產業格局的突破。
“這就需要服裝企業老板有‘第二次創業’的意識。”蔣衡杰認為,在后危機時代,企業生存靠的是謀得長遠、不謀一時的眼光和韜略,包括石獅服裝企業在內,國內的大部分服裝企業還處在價值鏈的低端,企業的研發投入占銷售額的平均比重只有3‰,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這直接導致生產率低下,缺乏核心競爭力。鑒于此,服裝企業首先必須加大研發力度,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振興。同時,要穩步升級產品、文化、渠道以及服務構成品牌的四個要素。
對于從2010年開始的服裝行業的新一輪發展,蔣衡杰指出,二元化社會還是大環境,我國本身就是服裝的最大生產地和消費地,如何滿足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依然是服裝企業首先要思考的問題。目前,我國服裝產業對消費者的劃分還存在著大批量、歸大類的做法,缺乏人文關懷和個性化設計。我們應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消費者群體,以此來推動企業的一體化和差異化的分工與聯動,以多元化實現產業格局的突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