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勞動力缺乏給馬來西亞的紡織工業帶來煩惱
隨著亞太戰略經濟伙伴(TPP)協議從2012年開始生效,外國勞動力控制的規定,這樣能夠幫助國家的服裝和紡織工業利用美國市場的有利條件。
美國作為馬來西亞服裝和紡織產品的最大進口國,去年從馬來西亞進口了35-40%的服裝和紡織品項目,進口額達到89億林吉特。
馬來西亞的棉花和人造纖維目前向美國市場的出口分別吸引了17%和30%的關稅,因此馬來西亞當今同美國當局討價還價,要求取消,至少是削減這些關稅,削減到最小值。
談判有望在2012年恢復,同亞太經濟伙伴協議同步實施。取消這些關稅將允許馬來西亞的服裝和紡織品出口商不僅提高向美國市場的出口,而且能夠提高向亞太經濟伙伴成員國的出口。
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文萊、新加坡、秘魯和越南,以及美國和馬來西亞是亞太經濟伙伴協議成員國。
但是到那時,外國勞動力缺乏的問題將最小化亞太經濟伙伴協議執行帶來的利益。今年,外國勞動力的缺乏仍然成為限制出口的主要因素。
今年,外國工人的缺乏阻礙了馬來西亞的紡織和服裝制造單位獲得額外的訂單。今年,馬來西亞的紡織和服裝部門的出口額仍然維持在89億林吉特,同去年基本持平。
在今年的前9個月,馬來西亞出口了65億美元的紡織和服裝產品。
在2008年,馬來西亞的紡織品和服裝向美國的出口為24億林吉特,在2009年下降到18億林吉特,大部分是因為缺乏外國勞動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