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行業專家:“未富先奢”,該不該?
在國際研究機構那里,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奢侈品大國”的時間,一再被提前。
世界奢侈品協會6月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將在明年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貿易與消費中心,屆時奢侈品年消費總額預計將達146億美元。
在世界奢侈品行業一片低迷之際,中國卻能保持每年兩位數的銷售增長。這使得世界奢侈品巨頭紛紛將中國視為“救星”。今年五六月份,Prada(普拉達)、Coach(蔻馳)、Samsonite(新秀麗)等密集在香港上市。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在中國,奢侈品消費的迅猛發展被一部分人認為是“洪水猛獸”。
何謂奢侈品,它在國際上被定義為一種超出人們生存與發展需要范圍的,具有獨特、稀缺、珍奇等特點的消費品,又稱為非生活必需品。正因如此,中國一直對奢侈品消費執行高稅政策。
在那些反對鼓勵奢侈品消費的人看來,中國的富豪數量位居全球第四,但人均消費支出排在世界100名之后,財富非常集中,貧富分化較大。在這樣的國情下,消費的主流應當是崇尚節儉、適度,而不是奢靡浪費。
也有不同觀點認為,奢侈品的理性需求不僅難以遮掩,而且不應壓制。
早在2006年,知名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的報告就顯示,中國有13.5%的人口,也就是1.75億人有能力購買各種品牌,其中大約有1000萬~1300萬人是活躍的奢侈品購買者。對外經貿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婷認為,奢侈品代表的是一種市場水準,這種高端的消費體驗,讓中國人無論是生活品質還是時尚品位都能更密切地與世界接軌。
6月9日,中國貿促會和世界奢侈品協會聯合成立中國奢侈品貿易委員會,在引入全球頂級奢侈品資源的同時,將挖掘中國本土奢侈品元素,比如茶葉、玉器、絲綢等,推廣本土奢侈品企業國際化。在這之前,國內一直沒有專門的奢侈品貿易平臺。
今天的中國,奢侈品消費到底應不應該鼓勵,奢侈還和浪費聯系在一起嗎?
嘉賓
袁岳 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
周婷 對外經貿大學奢侈品研究中心副主任
何剛 知名媒體人、 奢侈品行業觀察人士
任進 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副秘書長
夏華 依文企業集團董事長
該不該對奢侈品消費征重稅?
我國奢侈品進口關稅一般是15%~25%,有的則高達50%,比如化妝品和酒類。據商務部調查顯示,手表、箱包、服裝、酒、電子產品五類產品的20種品牌高檔消費品,內地市場比香港要高45%左右,比美國高51%,比法國高72%。造成價差的首要原因是進口關稅。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6月15日表示,中國將進一步下調進口關稅,包括部分中高檔商品的關稅。隨后,財政部相關部門官員表示,沒聽說過要調整。
不該征
袁岳:對奢侈品消費征重稅,不僅不對,而且不智。
首先,奢侈品在國際上已經是一個開放的市場,一旦實行重稅政策,中國人就會到海外購買,造成購買力外流。其次,今天的市場是多層次化的,要為不同層次的人生產不同層次的產品。奢侈品的附加值非常高,中國應該積累附加值高的財富,而不是靠低端產業來掙血汗錢。第三,稅收就是把稅從企業收到國家,再由某種方式分配下去。今天,政府的稅收鼓勵出一個奢侈品企業很難,但用稅收去摧垮幾個奢侈品企業卻是很容易的。
在中國經濟這個養魚池里,我們不能永遠只養那些低端的魚。我們拿什么幫助老百姓改善社會待遇?所以,對奢侈品消費不僅不應該征重稅,而且還要加以更有力的政策鼓勵。
任進:在整個奢侈品產業或者說產業升級的大浪潮里,中國要想有位置,一定要有稅收的照顧。對于高端的產業,我們要鼓勵,而不是限制,用重稅去壓制它,它才可能做得很好。然后,我們再對其進行普及,讓今天的奢侈品,成為明天的大眾消費品。
該征
何剛:奢侈品不是每人必需的日常用品,主要是高收入人群消費,該收的重稅一定不要客氣。他們對價格不是很敏感,在這樣的“鵝”身上拔毛,他們是不會叫的,國家該拔就多拔一點。而且,稅收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調節收入分配,對奢侈品征重稅,有利于財政把更多的錢集中對社會的低收入人群進行適當的補貼或者轉移。
談到征重稅會讓消費轉移到海外的問題,2009年中國的奢侈品總銷售額大約是1600億元,其中確實有一半是在海外消費的,但仍然有將近800億元的消費是在國內有重稅的情況下消費的。
重稅會摧垮奢侈品企業?我們不要太低估中國企業家的創造力和生存力。扶持的結果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反過來讓他們在最殘酷的市場中去競爭,反而能率先走出來。就算走不出來也不用太操心。總體來講,奢侈品在整個市場經濟中占的比重非常小,甚至可以忽略。稅收政策應該照顧大局,而不是為了一小部分產業和企業是不是有充足的發展空間。
該不該鼓勵奢侈品消費?
4月20日,海南“離島免稅”政策開始試行,奢侈品消費迎來井噴。這是國家放出的鼓勵奢侈品消費的信號嗎?
該鼓勵
周婷:奢侈品、自由是人類永遠追求的兩件禮物,中國奢侈品市場作為世界市場的救世主,鼓勵消費責無旁貸。
國家已經在海南實行“離島免稅”政策了,這是國家放出的一個信號,要逐步降低奢侈品進口關稅以及調整消費稅,讓高端零售業和其他零售業能夠有序接軌,實現中國市場健康發展。國家都看到奢侈品的正向引導作用,為什么我們還要反對其消費呢?
在中國鼓勵奢侈品消費,并不是說一定要消費國外的品牌,而是同時也要鼓勵國內發展奢侈品品牌。奢侈品的確是一個小眾的產品,但是我們不能忽略它在市場中的一個引領作用。
袁岳:我們應該鼓勵奢侈品市場根據需求去發展,而不應該鼓勵用政府的手過度扭曲市場的需求。
中國制造要真正掌握高附加值,首先人民要有較高的消費品位。人們對奢侈品的接觸和體驗,使他的消費標準和模式都會上升。普通公眾消費標準提高以后,經濟就有了規模,單位成本就有了下降空間。奢侈品實際上是對我們消費標準的優化和美化,我們不應當簡單地妖魔化奢侈品。奢侈品就像一個發動機。雖然普通大眾并沒有消費,但高檔消費拉動中檔消費,中檔又拉動低檔,高檔消費是需求的發動力。
夏華:很多人都特別堅定地認為,目前中國自己的奢侈品牌,這個真沒有。但是我覺得,這個真的可以有,而且這個未來必須有。中國的奢侈品在今天如果做不出來,真的就沒有機會了。金融危機真的是給了中國品牌非常好的機會,全世界的原材料都向中國開放了。
市場是公眾用鈔票去投票的,有公平性。只要你做得好,消費者感知了,擁有了,他未來一定會讓這個品牌不斷傳承的。中國的飛機也好,游艇也好,需要一些具有影響力的VIP先消費上,他們對品牌的體驗可以傳播出去,這是我們最實際要做的。{page_break}
不該鼓勵
何剛:就目前中國的情況來看,我們恐怕不能鼓勵大家更多地消費奢侈品。
我們看到,2009年,中國GDP排名世界第三,人均GDP排名在100名。這樣一個轉型中的發展中大國還有很多貧困人口,卻在為國外奢侈品貢獻最大的市場份額。這不是一種光榮,而是一種恥辱。
2009年,中國奢侈品總消費額約1600億元,其中在國內消費的約800億元。同一年,中國社會商品零售總額超過7萬億元。區區800億在7萬億的社會消費里,是可以忽略的。如果我們消費政策鼓勵這區區800億,而且是少數人享受的奢侈品,而忘記了去鼓勵更基本的消費增長,比如醫療、教育,那這樣的政策是本末倒置的。
對于一個行業的發展,我們可能有三種態度:第一,讓其正常發展。第二,鼓勵其發展。第三,限制其發展。在中國,對于奢侈品,我們最多可以容忍的是,讓其正常發展,不值得鼓勵。
領先奢侈品品牌價值排名前5位
No.1路易威登(LV)
品牌價值:216.02億美元
主打產品:鱷魚皮手提袋(售價20.7萬元)
No.2古奇(Gucci)
品牌價值:82.54億美元
主打產品:蟒蛇皮包(售價5.9萬元)
No.3香奈兒(Chanel)
品牌價值:63.55億美元
主打產品:香奈兒5號香水(售價1295元)
No.4勞力士(Rolex)
品牌價值:49.56億美元
主打產品:勞力士金表(售價20多萬元)
No.5愛馬仕(Hermès)
品牌價值:45.75億美元
主打產品:貂皮狐貍皮大衣(售價32萬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