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于消費釋放的重要節點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10日表示,目前,中國已進入以人的自身發展為主要目標的發展型新階段,社會需求結構、消費結構和消費總量開始發生明顯的變化,處于消費釋放的重要節點拐點。
遲福林說,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由“九五”的10.6%和“十五”的11.8%,上升到“十一五”的18.1%,城鄉居民消費不斷增長,消費水平逐步提高,消費主體不斷擴大,消費結構也有了較大調整,20年間,城鄉居民教育、醫療支出占消費比重分別從1990年的32.3%和33.4%增長到53.01%和53.22%。
他分析說,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把擴大消費需求作為擴大內需的戰略重點,進一步釋放城鄉居民消費潛力,逐步使我國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這是一個符合中國發展趨勢的戰略性規劃。未來5年,我國如果能夠初步實現消費主導的經濟轉型目標,即最終消費率由48%提高到55%左右,居民消費率由35%提高到45%左右,未來10年至20年中國經濟保持8%的增長就有了重要支撐。
遲福林認為,貧富差距將是未來影響和制約消費釋放的重要因素,貧富差距擴大將使中低收入群體難以成為消費品的重要主體,影響消費結構的提升。以文化消費為例,2010年中國文化消費占GDP總量僅僅為2.5個百分點,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釋放巨大的文化消費潛力,發展文化產業,重要的前提是盡快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平,創造條件使他們成為文化消費的主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