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工荒和低工資究竟誰之過
近幾天新華社、央視等媒體報道稱多地出現用工荒。用工荒現象,不僅從東部沿海地區向內陸擴散,而且工種從技術工人向普通工人蔓延。至于導致用工荒的原因,大部分人認為是企業工資太低所致。其實,如果我們能更深入地思考導致低工資的背后根源,將不僅對解決用工荒有益,對糾正一些政策偏差也有益。
誠然,用工荒主要“荒”在與求職者的預期收入相比,企業工資水平確實不高。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除一些技術崗位,大多數地區給農民工開出的工資標準大約在2000元左右。這個工資水平若考慮到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工作高強度和長時間等,那么農民工的實際收入水平并不比在家種田高多少。另外,隨著我國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出臺,以及產業內移,出門打工的相對收益正迅速縮小。
將低工資“禍首”帽子扣在企業身上,似乎也不公平。按照一般理論,勞動者的工資水平主要取決于企業效益。譬如所有行業中工資水平最高的金融業,如果不考慮壟斷因素的話,金融業的效益也是相當高的。我國商業銀行的利潤已連續多年保持30%以上的同比增速(詳見B43版),去年的利潤率甚至超過了煙草行業。相應的其從業人員的工資增幅也十分驚人,成為求職者、尤其是應屆高校畢業生的最佳就業意向行業。和上世紀80年代相比,金融行業平均薪酬與排名墊底的農林行業從1.6倍擴大到了4倍多。
與此相對應,我國大部分實業企業、特別是農民工用工數量最多的制造業,整體盈利能力卻堪憂。我國已是世界制造大國,但由于處在產業鏈條的末端,利潤率極低。商務部數據顯示,在中國出口商品中,平均利潤率僅2%左右。我國同樣是世界最大鋼鐵大國,然而,有近90%的鋼企凈利潤率不足1%。美國蘋果公司憑借巨額利潤已成為世界上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之一,但替蘋果代工的中國企業利潤率尚不足2%。
在利潤水平不高的情況下,指望企業大幅漲薪太不現實。事實上,在國民收入分配中,企業所得一直在20%左右徘徊。但經過再分配后,企業的所得下降到15%左右。這個結果表明,和居民個人一樣,非壟斷型企業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實際上也是“弱者”。
由此可見,工資低不能光埋怨企業,還應從政策是否出現偏差的角度,來探究導致企業盈利能力不強的根源。這也是近期中央頻頻表態,要求從財政政策、貨幣金融政策等方面,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扶持關照的原因。
實體經濟作為吸納轉移勞動力的主陣地,又以勞動密集型的加工企業居多,其生產經營狀況勢必成為影響勞動者工資高低的決定性因素。因此,要真正解決低工資、進而消除用工荒現象,還應盡快打破壟斷局面,給民營經濟創造更多更好的市場機會,讓實體經濟重現活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