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洋品牌”是否為隱形欺騙?
這段時間,意大利政府機構來華打假,揭開了不少“偽意大利名牌”的神秘面紗。
然而,被傍上的又豈止意大利,號稱源自法國、德國、英國的“偽洋品牌”同樣不勝枚舉。一個在全國各大商城、商業街風靡的“老人頭”品牌,據查竟有不下十個不同版本,從意大利到法國,從英國到荷蘭,從臺灣地區到香港地區,其血統之雜亂令人咋舌。
記者在一些中高端商場里發現,本土品牌幾乎蹤影難覓,而血統模糊的“狄諾”“里拉”“托尼”“帝尼”倒比比皆是。
這些“偽洋品牌”究竟從哪里來?又為何能登堂入室,頗受歡迎?遭遇“偽洋品牌”,消費者該怎樣維權?對此,記者作了一番調查。
“老人頭”品牌血統雜亂,不下十個不同版本
今年2月,胡先生在北京出差時,因穿去的皮鞋脫膠,臨時到北京王府井(30.46,0.28,0.93%)百貨花費近2000元購買了一雙“老人頭LEONADO”品牌的皮鞋。“這雙鞋在北京穿了3天,回到上海就收起來了,前兩天又拿出來穿,沒想到才穿半天,鞋頭就開裂了。”說起這雙價格不菲的“老人頭”皮鞋,胡先生一肚子火。
正想著怎么向遠在北京的商家討個說法,胡先生在網上看到了意大利政府機構來華打假的消息,打假名單中有一家名為意大利老人頭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的企業,品牌名稱是“老人頭Larento/Laorentou”。“這兩個 ‘老人頭’是一回事嗎?我是不是上了‘偽洋品牌’的當?”帶著胡先生的這個問題,記者作了一番調查,結果令人咋舌。
北京王府井百貨的網站上,介紹 “老人頭LEONADO”為“意大利乃至歐洲服裝皮革業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在歐美、日本、中國等地分別注冊”,稱該公司曾因設計和生產意大利軍裝聞名于世,1963年以郵票上達芬奇的頭像為藍本,設計了著名的老人頭像圖案作為商標并注冊成功。1985年,老人頭由香港華遠引進中國市場,那時是國內市場唯一的進口品牌皮鞋。而在被打假的意大利老人頭國際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網站上,其品牌描述與王府井百貨網站上的頗為相似。
對此,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知識產權部北京工作室負責人表示,該“老人頭”品牌在意大利無人知曉,“意大利老人頭國際發展集團”在意大利和香港都不存在,“Larento”或“Laorentou”無論作為商標還是公司名稱,均未在意大利進行注冊,生產意大利軍服的“老人頭”也是子虛烏有。
更讓人意外的是,記者在查詢“老人頭”品牌信息時,還發現了不少其他“老人頭”,比如聲稱在香港上市的英國老人頭、意大利老人頭品牌KASILEIDENG、法國老人頭KUGUM、荷蘭著名企業家 DAI·XIAOLEI(小雷戴)先生創辦的法國老人頭國際服飾集團……林林總總,僅服裝領域就不下十個不同版本。{page_break}個別公司網站上還列出了品牌打假信息,指稱服裝市場上其他眾多源自法國、意大利等國以及臺灣與澳門地區的“老人頭”均系冒牌。
截至記者發稿時,多家公司已從網站上刪除了有關“洋血統”的介紹。
“留學意大利4年聽說的服裝品牌,還沒在國內商場逛一天見到的多”
“××狄諾”“××里拉”“××帝尼”“××波爾”……在上海多家商場男裝區域,記者發現男裝、男士箱包鞋類品牌大多洋味十足,有的是從英語、法語等洋文“音譯”而來,有的是一長串讓人不知該如何拼讀的字母。類似的“洋”字號差不多能占到男裝專柜的九成甚至更多。
據記者觀察,商場男裝區的中高檔品牌,以宣稱來自意大利、英國、法國的居多,但細看標簽,不是找不到產地,就是中國制造。這些服裝價格不菲,往往一件普通襯衫售價千元,西裝動輒上萬元。
一位留學生打趣道:“我在意大利留學4年,聽說過的服裝品牌還沒有在國內商場逛一天見到的多!”
好端端的國產品牌為何偏愛穿身“洋馬甲”?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委員鄔盛根指出,企業行為是受消費心理影響的,一些企業之所以愿意起洋名或者傍名人,往往是為了迎合受眾的心理需求。不少消費者看不起國內品牌,商場在招商過程中,便也向洋貨傾斜,覺得國貨低了一檔。這不僅折射出消費心理的不理性、不健康,客觀上也形成了一道無形的坎,令自主品牌在逾越時阻礙重重。
“洋馬甲”有三種穿法,洋商標注冊成本并不高
那么,這些本土品牌又是如何穿上“洋馬甲”的呢?記者從目前已查處的“偽洋品牌”案例中了解到,商家的“洋馬甲”有三種來源。
第一種是完全沒有國外背景,僅憑商標注冊借用國外地名來對消費者造成誤導;第二種是以“國內生產、國際注冊”的方式運行。比如,標榜自己是意大利品牌,可從設計、加工到銷售都在國內小工廠里完成,和意大利沒有任何關系,只是在意大利注冊了商標;“國內生產,保稅區一日游”方法較前兩種稍費周折。商品在國內生產,然后以出口形式在歐洲國家或者保稅區內轉一圈,回來后便成為進口產品。當然,商家的周折不會白費,周游一圈后的產品身價暴增十倍甚至更多倍。
一段時間以來,企業注冊境外商標已被業內看作商品的升值過程,“這在南方發達省份相當有市場,服裝企業和紡織企業需求量最大”,有著多年商標注冊從業經驗的史先生認為,正是這種心態使得境外商標注冊公司的生意興隆。
記者了解到,這些境外商標注冊公司代理境外商標注冊的地區主要包括亞洲、歐洲、美洲等熱門國家和地區,查詢費從500元到2400元不等,申請注冊費最低3000多元,最高約為13000元。注冊時間最長48個月,最短只需3個月,商標有效期則可達10年。{page_break}
假冒洋品牌,實是一種隱形欺詐
由于這些穿“洋馬甲”的商標在國外根本不使用,外國人不了解,中國消費者一般也不會去國外查詢,打著洋品牌的旗號到處宣傳一度成了一樁“穩賺不賠”的買賣。
清華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建民認為,這種欺騙手段非常隱蔽,因為大多數消費者沒有能力辨別商標、產地的區別。這種行為雖然構不成欺詐,但可以構成“重大誤解”。消費者發現后,可能不能請求懲罰性賠償,但可以要求解除買賣合同。
林悟江律師則表示,在不違背相關法律禁止性規定的前提下,商家對商品名稱和商標有自由選擇權,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公司在產品宣傳中,明示或暗示產品是進口貨,則可能構成虛假宣傳。對于虛假宣傳,工商管理部門可以予以罰款等行政處罰。
對此,工商部門相關負責人回應,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廠家只要明確標明了生產產地在國內,就不構成消費欺詐。但如果廠家假稱國外生產,并以此向消費者宣傳,就構成欺詐,消費者如掌握證據,可向工商部門舉報。
另外,也有法學專家建議,應當加強公司信用方面的立法,使違背誠信經營原則的公司付出應有代價,也可以此促使市場向誠信方向發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