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康鞋業抗辯歐盟反傾銷:6年500萬訴訟費
奧康6年之辯
這是奧康鞋業今年的第二個好消息,上一個是——上市成功。
2011年銷售額近30個億,凈利潤4.5億。奧康還在不斷增加新的直營店和細分品牌,這看似是一個不差錢的官司,但近500萬的訴訟費仍讓一般企業望塵莫及。
北京時間11月15日,歐盟高等法院下達判決書,裁定奧康訴歐盟皮鞋案措施涉及的歐盟反傾銷法規某些條款的解讀是正確的,并推翻了歐盟普通法院作出的一審裁定,高等法院認為一審判決不當。漫長的6年里維權,奧康終贏得了抗辯歐盟反傾銷的勝利。
而遲來6年的結果曾被無數次寄予厚望。奧康不是第一家贏得反傾銷勝利的公司,在此之后的11月27日,歐盟委員會決定取消對中國進口的打火機征收反傾銷稅——此前,打火機行業與傾銷稅斗爭了20載,以至于這一行業淪為夕陽。
服裝行業對于地區經濟支柱遠比打火機行業要大。勝訴的消息給溫州和東莞的服裝行業帶來了勵志樣本——但退稅、匯率以及利潤不斷降低的壞環境下,一家公司如何度過寒冬,才能在更大的戰場上搏殺?
打擊
在2005年7月8日這一天,奧康鞋業的多數員工是從網上得到“反傾銷稅”的消息——歐盟欲對中國部分皮鞋實施反傾銷案調查——這個重磅炸彈同樣出現在當天商務部網站的首頁。
任何人都措手不及。彼時的奧康鞋業有80%的產品都銷往歐盟,而溫州、東莞的服裝、皮革業在當時還未感受到如今的經濟寒冬,中國制造轉軌的聲音也沒有像現在這般高漲,“反傾銷”三個字因此擲地有聲。
消息是在上午公布的,令人不安的結果很快被意識到——歐盟的客戶是否會取消訂單。這天的中午,奧康鞋業負責國外客戶對接的李海軍收到郵件,一位來自歐盟的客戶在信中寫道:非常反對歐盟的這種做法,愿意與奧康一起應對反傾銷。
盡管來自歐洲市場的客戶與反傾銷表達了自己的意見與信心,但在2006年,這場反傾銷戰役也使得歐盟為第一出口市場的溫州鞋業整體受挫,來自歐盟的訂單猛跌40%,這對鞋類出口額占浙江省出口額五分之三強的溫州鞋業造成了嚴重的打擊。
希望被寄予奧康——這家始建于1988年的溫州鞋業公司。其自2001年開始從事外貿業務,一開始零散的外貿OEM訂單再后來慢慢做大,中國制造的價格優勢和產業集群的效應讓奧康在一群國際競爭者中總能輕松勝出。
那時奧康鞋業,在歐盟的最大合作客戶是意大利的GEOX,盡管在1999年,奧康就與意大利設計師馬尼奧合作,并在紐約開設了跨國經營的連鎖專賣店,但GEOX的貢獻也不可小視——這家公司直接派來全球幾十個工廠的廠長進駐奧康,并為其改進了生產工藝和流程。
但眼下,歐盟的反傾銷條例幾乎將奧康逼入絕境——除了皮質的勞保鞋、滑雪靴和運動鞋/靴外,其他所有的中國皮鞋都將被列入歐盟反傾銷的“黑名單”,其立案的依據是以巴西每雙鞋35美元的制造成本為標準,中國遠低于此的出口價格具有傾銷嫌疑。
奧康很快意識到GEOX和其他客戶的進口成本將平白無故地增加。
反抗,這是奧康鞋業董事長王振滔在接到消息后的第一反應。除此之外,他和所有溫州鞋企的老板一樣,感到震驚和不解。
事實上,歐盟針對中國商品的反傾銷早有案例可循。王振滔和他的團隊首先想到的是3年前的溫州打火機反傾銷調查——在2002年的這場“戰役”中,15家煙具企業聯手向歐盟提出“產業無損害抗辯”。他們統一聘請應訴代理律師并成立應訴小組,并于2003年為中國打火機企業打贏了歐盟反傾銷第一案。
抱團取暖效應讓奧康對反傾銷戰役看到一絲希望,并且還有時間——歐盟要到2006年10月才會公布仲裁結果,但對于奧康鞋業和溫州鞋革行業協會來說,一年的時間一點都不多。{page_break}
演講
經驗對于奧康鞋業極為稀缺,盡管打火機行業之前的勝訴已經堪稱典范,但其運作模式和與服裝行業的差別,導致奧康必須在一個新的戰場上摸索——在第一年的反傾銷戰斗中,奧康董事長王振滔幾乎都是用“演講”來對抗歐盟——叫冤抵不過法律條規,在一年后的2006年10月7日,歐盟還是正式啟動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產品統一征收16.5%的反傾銷稅,為期兩年。
這一系列看似無助的“抗議”從2006年5月18日開始——歐盟反傾銷“六方會談”在重慶璧山中國西部鞋都舉行。王振滔聯合百家鞋企代表發表中國第一個抗議歐盟鞋類反傾銷《重慶宣言》;然后是5月22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對華鞋產品反傾銷聽證會”上,奧康的“抗辯團”當場抗議歐盟對中國鞋做出不公正的反傾銷裁決——中國皮鞋出口歐盟的價格很高,根本不構成反傾銷,這是歐委會為保護本國產業而作出的一項不公平的決定。
而6月15日,王振滔赴西班牙阿里肯特市參加鞋業論壇,他的身份是中國鞋企的唯一代表,那個論壇上,王振滔的專題演講為“增進交流,合作共贏——開創中西鞋業發展新局面”——在當時,這個講話甚至被業內視為中國鞋企贏得歐盟反傾銷終裁而增加勝算的籌碼。
那時,王振滔面對記者是自信的。
“我們始終相信,他們的法律是客觀的、公正的”;“其實,我們已經注意到國際上的一些聲音,對奧康的行為是給予了肯定的。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信心。從這些聲音,我們也看到了國際社會的公義所在。”
相信演講的力量,在一段時間內,奧康在國際上的發聲被關注。在6月末,王振滔再次啟程去歐盟提出抗辯。后來歐盟的仲裁結果,讓這次言辭激烈的演講成為一次成功表演,但最后的結果是,王振滔被請到一個漂亮的公園吃飯——為他的講話吃飯。
不沉默的奧康和王振滔在不斷奔波,缺乏國際法律意識的年景里,奧康成了一個靠宣講維權的企業——措辭一而再的嚴厲,但卻無法說服依仗法律說話的歐洲人。
而在彼時,與緊促的時間、不著方法的維權相比,奧康的內部反而并沒有因此受到過大的波及——GEOX的訂單量并未下降,一些工藝難度高、技術含量高的訂單依舊放在奧康,轉移至其他國家的只是一些工藝要求不高的訂單。但奧康畢竟是積累了幾十年的資本和技術,與之相比較,大批溫州鞋企都在反傾銷的戰場中不斷地消耗著自身的養分,前進的腳步越加緩慢。
“從損害認定上來說,歐盟有些不太符合WTO 法規,也不太符合自身反傾銷法的做法。”奧康鞋業反傾銷的代理律師蒲凌塵說——他是中國打火機打贏入世反傾銷第一案的辯方律師,也是中國企業在反傾銷案中最早全面成功的案例——云南馬龍黃磷反傾銷案的代理律師。但實際上,那時的王振滔,還沒有對法律層面進行研究,演講是成功的,但沒有制止歐盟的仲裁。
法律
演講讓奧康成為不沉默的少數派,但影響著更多企業的仲裁結果也在不斷發酵。在歐盟正式啟動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產品實施征收為期兩年16.5%的反傾銷稅,中國涉案企業總數達到1200多家。
而一紙仲裁結果,也讓王振滔重新開始思考“爭辯”的方式。他開始明白,與歐洲政府打交道,演講和措辭或許能打動人,但法律才最具說服效應,“以法治法”,是奧康和溫州鞋企的下一個行動目標。
2006 年12 月28 日,奧康鞋業、泰馬鞋業、金履鞋業及新生港元鞋業四家企業的上訴材料,已被正式遞交至位于布魯塞爾的歐盟法院。歐盟法院也正式受理了中國鞋企的訴訟請求。
“正式受理訴訟請求,只是漫長訴訟的開始,在啟動訴訟程序之后,歐盟委員會和中方企業將依次進行兩輪書面答辯,結束后,還有一輪口頭答辯,最后再由歐盟法院在此基礎上做出裁決。而各方每輪的書面答辯時間應該在3 至5 個月之間。預計,一套程序下來,總的時間可能在2 年左右。” 蒲凌塵說。
兩年的訴訟時間讓多數鞋企有些望而卻步,早前的媒體報道顯示,很多鞋企認為“兩年的官司還沒打完,征稅時間可能就已經結束了”——這可能是一場注定沒有贏家的官司,但在奧康看來,兩年之后仲裁可能會延期到五年,而五年之后的市場則無法預知。
這也讓奧康的爭辯成了一場玩伴不多的獨角戲。或許是因為責任感,王振滔總認為如果無法勝訴,以后在歐盟的業務就不能繼續下去了。
事實上,奧康在法律維權途中得到了高層的支持。商務部表示“尊重并支持國內鞋企訴至歐盟法院”;而歐盟駐華大使賽日·安博說“中國鞋企起訴歐盟是正當行為”。并對中國的一些鞋革企業決定采用法律手段,到歐盟法院起訴歐盟的反傾銷舉措表示理解和贊賞。
在法律訴訟的中途,歐盟仲裁所顯現出的實際結果也在溫州鞋企不斷放大。根據奧康鞋業提供的數據顯示,僅在仲裁結果公布的第二個月,溫州對歐盟出口皮鞋類產品共430批次、243.78萬雙、出口額2147.09萬美元,與2005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32.71%、37.80%和19.80%。
而更讓多數鞋企擔心的是從2005年第四季度開始,多數中小企業,就已經無法接到訂單。
剩下的時間是維持。幾百萬的律師費在幾年里成為外界質疑的聲音。而當初與奧康并肩作戰的3家企業也已經放棄訴訟。特別在2008年10月歐盟在反傾銷期復審之后,又宣布延長15個月。
對于奧康和王振滔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打擊。就連負責訴訟的律師蒲凌塵,也記不清多少次往返歐洲與中國之間。法律上的拉鋸戰一旦展開,就比演講更理性和漫長。{page_break}
勝算
轉機是在2009年11月20日,奧康鞋業的外貿負責人員在早晨接到中國皮革協會辦公室主任衛亞非的電話——歐盟多數成員國反對延長反傾銷稅。
這是對奧康的利好消息。在溫州,這個消息也等于挽救了眾多鞋企。
歐盟參與討論的27個成員國中,15個國家反對延長反傾銷稅的計劃,10個國家支持,2個國家棄權。這意味著該提案已被否決。
但壞消息緊跟而來,之后歐盟部長理事會不顧反對表決,還是將對中國和越南生產的皮鞋反傾銷稅再延長15個月——最遲將在2010年1月3日公布實施。而在轉年三月,歐盟法院也將奧康等4家中國鞋企的訴訟請求駁回。
“在計算損害幅度方面,歐委會的做法實際上違反了歐盟反傾銷法規的第一條;在評議歐委會改變措施方式和計算方法時,歐委會給予中方企業的評議時間不合理(5天),也不符合法規規定的10天期限,”蒲凌塵說。
根據這些疑點,奧康繼續上訴至歐盟最高法院,請其對初級法院的審理程序進行復核。
2010年6月,奧康決定繼續上訴歐盟高等法院,而其他3家鞋企到此均放棄。此后的兩年時間里,2011年3月,歐盟先是正式取消對中國皮鞋反傾銷稅,后在今年11月5日推翻了歐盟普通法院作出的一審裁定——奧康贏得了抗辯歐盟反傾銷的勝利。
耗時6年的訴訟,從四處演講,到不斷打官司,但奧康內部并沒有因此而遭受重創。事實上,在2011年3月消息一出,GEOX給奧康的訂單量猛增60%。
而早在2003年,奧康便利用西部地區的成本優勢,在重慶璧山建起中國西部鞋都工業園。并以此來減少沿海地區的勞力成本。在2007年,東莞也迎來了奧康國際(17.10,0.13,0.77%)研發中心的遷移。
與此同時,奧康也開始進軍高端市場,從三線城市轉戰到一線,并將品牌進行細分以開設專賣店。一些女鞋款甚至由意大利設計師親自操刀。
國際上,奧康在意大利米蘭附近的傳統制鞋小鎮維吉瓦諾設立了研發中心,請來設計師、工藝師搜集意大利的新工藝、新材料、新設計理念,并且帶到溫州,又請來在英國開有設計工作室的設計師收集歐美公司的需求,收集信息帶給研發部門。
而今年4月底,奧康鞋業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舉行上市掛牌儀式,登陸境內資本市場。其發行價為25.5元/股,對應的市盈率為25.25倍,上市市值達102.25億元,其在各城市的店鋪,也已經達到上千家。
中國鞋遭遇歐盟反傾銷大事記
2005年6月30日和7月7日
歐盟委員會對我國勞保鞋和部分皮鞋實施反傾銷立案調查,其中勞保鞋涉案金額5255萬美元、皮鞋案金額高達7.3億美元。
2005年11月底
歐盟完成對我國13家皮鞋企業和4家勞保企業的反傾銷抽樣核查,其中皮鞋重災區在廣東,勞保鞋則是溫州占了主要部分。
2006年2月23日
歐盟貿易委員曼德爾森表示,由于調查顯示中國和越南產皮鞋以低于本國生產成本的價格傾銷到歐盟,歐盟委員會建議從4月7日起對中國和越南產皮鞋征收為期半年的臨時性反傾銷稅。
2006年3月8日
溫州、廣州、泉州三大產鞋基地鞋革協會聯手建立“反傾銷應對聯盟”,并在廣州發布初步立場文件。
2006年3月12日
歐盟貿易救濟司司長維尼格率團在杭州與中國鞋企代表進行溝通,表示勞保鞋雖然有傾銷嫌疑,但因為對各國相同產業的影響不大,可以考慮松動。
2006年3月16日
歐盟25國投票決定是否對來自中國和越南的皮鞋征收反傾銷稅。
2006年3月23日
歐盟成員國投票通過從4月7日起對所有中國出口到歐盟的皮鞋征收4.8%的關稅,到10月增加到19.4%。
2006年10月7日
歐盟正式啟動對原產于中國的皮鞋產品實施征收為期2年的16.5%的反傾銷稅。
2008年10月
兩年的反傾銷稅到期,進入期滿復審,期間反傾銷依然執行。
2009年1月
歐委會派調查組赴奧康等中國鞋企進行現場實地核查。
2009年12月
歐委會理事長會議最后通過表決,決定延長16.5%反傾銷稅15個月。并于2010年1月執行。
2010年4月8日
中國政府上訴WTO,就中國訴歐盟對華皮鞋反傾銷措施案提起設立專家組請求,正式啟動世貿組織爭端解決專家組審理程序。
2011年3月16日
歐盟宣布從2011年3月31日起,正式停止對中國皮鞋征收反傾銷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