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電商售假風波后:積極整頓平臺做好垂直電商
各大涉嫌電商第一時間出面發表官方聲明以求挽回企業信譽,留住消費者的心,徹查此事,并對相關貨品和相關店鋪分別進行緊急下架和關店處理,對利益受損的消費者道歉和承諾無條件退貨的服務。然而,各方卻對此回應抱有不同的意見和想法,售假風波后,到底還該不該上網購買名牌,成為大眾議論的焦點。
消費者:
道歉雖誠懇購買需謹慎
雖然在這次奢侈品售假風波中,各大電商平臺都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給予消費者極高的處理待遇,要錢賠錢,要禮賠禮。但從消費者的角度看來,大部分消費者在接受道歉的同時,普遍抱著批判的態度譴責不良商家見利忘義售賣假貨,認為其不僅違背市場最基本的誠信(誠信專賣店)機制和職業操守,帶壞整個行業的風氣以及擾亂市場秩序,還消耗著消費者對各大知名電商的信任和依賴。網購一族小麗就表示:“顧客就是上帝,商家銷售中最重要的就是抓住顧客的心,留住客源,但售假事件卻背道而馳,讓消費者對這些電商平臺失望不滿。”小麗認為,在經過售假事件后,以后會適當改變自己網購的習慣,必會有所警覺,減少消費,思慮再三購買,降低網購奢侈品的欲望和減少購買的次數。
與部分認為應該“吃一塹長一智”的消費者相比,也有部分消費者對國際名牌網上銷售的問題看法消極。網友小倩就認為,網絡虛假銷售本來就十分的多,屬于正常現象,網購就要做好被騙的準備。“電商從自身的經濟利益、銷量效果出發,為了謀取利潤而販賣虛假貨物,不認同但是可以理解。”曾經在網上買過國際名牌的張小姐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還會繼續網購名牌,并不會被售假事件所影響,頂多以后多個心眼就是了。
資深網購達人黃火火更公開指出,在被騙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假被騙”的,心里其實明白著呢。“他們對國際名牌有一定的辨別能力,是知道網絡銷售的是虛假物品,只是他們的經濟水平無法承受國際名牌的高昂物價,但是又享受和貪圖著奢侈品帶來的虛榮心和巨大滿足感,于是就在網上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購買低價的國際名牌。其實買賣雙方心里都清楚著,此名牌并非彼名牌罷了。”由于這部分人的消費心理,推動著網絡的虛假銷售發展。對于這部分人而言,他們還是會繼續網購此類低價假名牌的,用以裝點門面。
電商:
整頓國際名牌銷售業務
電商平臺的國際名牌來源、正品與否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和YOOX等國外國際名牌電商通過處理有限的名品(名品專賣店)尾貨、品牌買斷或授權上市新品等渠道方式不一樣,我國的電商多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對供應商資質審查不嚴謹,甚至故意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造成了如今線上奢侈品市場魚龍混雜的局面。長期以來,消費者都無法看清線上國際名牌的真偽。
假貨事件不只是以這家第三方供應商被關告終,整個電商行業奢侈品銷售業務也因而開始整頓重構。備受關注的聚美,開始反思其奢侈品銷售策略。事件爆發后聚美已暫停奢侈品銷售,并計劃將第三方銷售轉變為自營,或邀請品牌商直接在平臺銷售。事件中另一主角京東也表示,正重新嚴格梳理入駐賣家的資質文件,對資質不完整或有問題的商家,將進行清退。國際名牌貨源很難獲得,真正獲得品牌授權的分銷商,在全球范圍屈指可數。經歷了此次行業整頓之后,恐怕最受益的除了消費者之外,還有走秀網等多年專注于國際名牌領域的垂直電商。
有業內人士表示,聚美優品、京東這樣的超級平臺,分走了大部分流量,而一旦他們開始清理貨源,具備合格資質的貨源少之又少,沒有貨源則無法做大。相反,像唯品會、走秀網這些較早在奢侈品垂直領域起步的電商而言,則迎來了機會。據介紹,走秀網從2008年就開始專注于奢侈品貨源的積累,早就將國內的供應商清理完畢,確保只使用海外最優質的國際供應商,在美國和歐洲建立倉儲,每一筆訂單都經過海關正規檢驗和報單。這也是為什么走秀網的發貨時間相比其他電商要長。而隨著各大平臺更嚴格清理不合格的供應,走秀網在國際大牌和中高端商品方面所面對的競爭對手和不合理低價將減少,從而能夠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其次,因為這起打假事件,公眾對“正品授權”的關注度空前高漲,而真正獲得官方授權的國際名牌電商寥寥無幾。目前,僅菲拉格慕等國際頂級品牌授權了走秀網,Burberry授權了天貓。其中,2012年菲拉格慕授權走秀網,為國際名牌牌授權國內電商的首例。
對于此次的售假事件曝光,不少電商人士認為,盡管短期內會影響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各大涉嫌電商聲譽受損,口碑遭到破壞,但是長久來看,卻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的。在還沒有釀成大禍徹底消耗消費者信任之前曝光出來,可以給電商行業敲響警鐘,給電商從業人士一個不小警示。相信此次售假事件曝光之后,電商會加強監督和監管力度。
專家:
需完善網購法律建設
“有個調研數據顯示,中國網上銷售的國際名牌80%是假貨。特別是國外進口手表,如果是低價的話,那一定是假表,這是行業內普遍承認的現狀。”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國際名牌的鑒定難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渠道商和電商的售假氣焰。“一方面是因為其在中國缺少專業的技術團隊,普通的銷售或者導購并不具備特別的專業鑒別技術知識,另一方面,很多國際名牌,在中國擁有代工廠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大量代工廠的存在,包括一些貨品非正規渠道的流出,導致的結果是品牌自己都不知道這是真貨還是假貨。而一旦鑒定,很多地下的事情就浮出水面了,那么一直在中國老百姓心中存在的原產地情節的謊言就會被拆穿。所以他們寧愿在鑒定服務等方面制造稀缺性,也要保證自己尊貴的血統。”在專家看來,國際名牌在網上銷售,商家從道德層面的自律變得格外重要。
而在法律界人士看來,網上銷售假冒國際名牌,已經是嚴重的犯罪行為。廣東銀沐律師事務所律師羅方慧表示。“不管是在網上還是線下,未經授權而使用他人的商標,都是一種侵權行為。與此同時,故意向消費者隱瞞售賣高仿品的事實,應屬于對消費者的欺詐。雖然這些違法行為發生在網絡上,但同樣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如果造假、售假達到一定數額,還可能構成犯罪。”法律界人士則普遍認為,全民網購的時代,國家要緊跟時代潮流,積極完善網絡購物方面的法律建設,建立健全相關領域的法律制度,出臺法律法規約束和禁止網絡售假販假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和違法成本,讓投機分子不敢起貪念。電商也要規范機制,做好第三方的監管本分,不可與商家同流合污。同時,消費者必須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明確商家售賣假國際名牌欺詐消費者是違法的行為。消費者應該聯合起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將道德譴責和約束與法律權威相結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