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東:電商打假可借鑒實體經驗
回顧中國百貨業發展歷史,陳曉東坦言,在90年代中期即中國現代百貨業興起之前,整個行業經歷過一次陣痛。彼時,假冒偽劣商品涌入百貨商店,造成了市場秩序混亂,而一味推崇“薄利多銷”、“顧客至上”僅流于口號的傳統百貨業做法,也讓全行業更加名譽掃地。
1995年,商業部出臺一系列指導意見,國家開始高度重視并積極推動全行業向以正品、品質、品牌為代表的現代百貨業轉型;與此同時,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于品牌化消費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另外,銀泰、SOGO、燕莎、賽特、華聯等等不同資本背景下的選手也紛紛入場,他們百舸爭流、頑強成長,從定位思維和消費者需求出發,奉行品牌化經營的聯營模式,堅持提供優質產品、服務和并為顧客提供附加價值,共同造就了中國現代百貨業至今20年的繁榮局面。
在新消費時代下,線下零售企業紛紛投入線上線下融合的浪潮,在面臨更多的市場選擇和渠道挑戰同時,品牌信譽以及商品品質問題仍不容忽視。
“以客為先”是陳曉東在公開場合提及最多的四個字,這次采訪中也不例外。在他看來,這是銀泰商業的立身之本,銀泰商業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最最根本的是消費者對于銀泰品質、品味的信賴。
陳曉東表示,銀泰商業一直珍視著顧客們對于銀泰品質的信任,也在勤勤懇懇、踏踏實實的履行著“以客為先“的承諾。為了從最大程度上保障消費者權益,銀泰商業從貨品上架到終端銷售全程嚴格把控商品質量,并全面實踐高水準的客戶服務,提升客戶的全程購物體驗,確保客戶滿意。
銀泰商業旗下門店眾多,如此龐大的零售體系如何確保商品質量?對此,陳曉東介紹,在全行業通行的針對供應廠商的產品品質進行考察之外,銀泰商業還“雙保險”地建立了自身的商品質量管理監督系統。以銀泰百貨杭州武林總店為例,其規定商品從進貨開始必須實施營業員對上柜商品全部檢查、營管員監督檢查、業務員復查、質管員抽檢的四級驗收制度,商品驗收嚴格執行“一查二核三登記”的驗收方法,堅決杜絕假冒偽劣商品和不合格商品上柜。
陳曉東提到,與商品質量同等重要的,是服務質量。所謂“以客為先”很大程度上是體現在服務上的,為此銀泰商業出臺了包括服務首問制工作指引,顧客投訴快速反應程序(CCQR程序)和異地退換貨等制度。服務首問制要求客人在銀泰尋求幫助時第一位被問知的員工須盡己所能給客人提供滿意的服務,就客人咨詢事項負責解答或幫助聯系解決,同時跟進工作處理的進度和質量,直至問題解決或給予明確答復。銀泰商業建立了專門的投訴基金 “CCQR保障基金”,從保護消費者權益出發,處理不屬于商品服務質量問題的投訴并提供先行賠付。
對于商場最為敏感的退換貨問題,陳曉東表示,有些電商在接到消費者投訴之后,通常會說先幫消費者找一下品牌商,看品牌商的態度,如果品牌商不給退換,那就無法退換。而以銀泰商業為代表的實體零售商的態度通常是,可退可不退的以退為主,可換可不換的以換為主,堅持“向顧客傾斜一點”。銀泰商業還提供顧客異店退換貨服務,即顧客在任一銀泰門店購物產生退換貨需求,在符合退換貨條件的情況下,可選擇就近門店辦理退換貨,尤其針對鉑金卡客人,銀泰在規定期限內實行無理由退換貨服務。
在陳曉東看來,客戶在線上線下消費的,是渠道商(電商或實體零售商)和上游品牌廠家所共同提供的產品和服務;所以,如果大家真正堅持“以客為先”,就應該共同從消費者利益出發,在面臨責任和義務的時候,不應該涇渭分明、互相推諉。而對于渠道商來說,無論是電商還是實體店,都是客戶整個消費流程的終端環節,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那個“人”,所以對于實踐“以客為先”就更加義不容辭,而至于如何處理好和上游品牌廠商之間的權責,是自身本來就應該處理好的問題,根本不應該把煩惱帶給消費者。陳曉東舉了個生動的例子——“如果消費者去餐館吃了一碗面,如果覺得不滿意,難道要消費者自己去找種稻子的農民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
陳曉東表示,無論是銀泰百貨、銀泰城等線下零售實體店,還是銀泰網,都一直把“以客為先”作為服務客戶的標準,我們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兄弟友商也和我們一樣實行服務首問制工作指引、顧客投訴快速反應程序(CCQR程序)和異地退換貨等制度,推動線上線下全體系客戶服務水準的提升。
聯商網特約評論員老笑表示:“消費者對商家經營品質的要求會越來越高,這一趨勢具有不可逆轉性。就像今天的人們還對電商售假具有一定的免疫力,而未來的容忍度必將持續降低。現代百貨業早已走過了依靠假貨的發展階段,進入到品質取勝、體驗制勝的新時期;近年來,鮮有關于實體店的假貨投訴。任何通過犧牲經營品質來降低成本的做法,不僅是一種巨大的倒退,也是對零售本質、商業倫理的背離,在這方面的任何放松和疏忽,都有可能使企業陷入危機,甚至突然死亡。 ”
確實,正如陳曉東所說:“互聯網時代下的現代百貨業乃至整個線下零售體系,更需要樹立起“可靠”、“品質”和“信任”形象。這一度被大家認為是“司空見慣”的,但如今卻顯得尤為可貴。而現代百貨行業也在努力踐行著這樣的使命,讓行業向著良性的方向繼續繁榮前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