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試衣間”絕地反擊能否一舉拿下?
雙11過了兩天之后,持續60小時的購物大狂歡在崇文新世界百貨開場上演。新冬裝五折封頂、店慶滿額贈、限時大升級等與電商雙11比肩的促銷吸引了大批消費者,離店慶開始還有一小時的時候,商場各個大門外都已人頭攢動。
“雖然雙11已經買了不少東西,但感覺還是缺點精致的冬裝。”市民顧女士表示,“鞋和衣服可以試穿的,這是網店永遠無法比擬的優勢。”據崇文新世界相關負責人介紹,60小時不打烊店慶期間,銷售額對比去年同期上升了9.5%,客流提升3%。
就在實體百貨絕地反擊之時,殊不知,這些被消費者視為“新寵”的電商們卻正在紛紛尋求落地。馬云曾表示:“互聯網公司的機會未來30年一定在線下,而傳統企業或者線下企業的希望一定是在線上。”
何出此言呢?網絡商城,雖然少去了店面裝修和租賃,但倉儲、包裝、物流、推廣和人力等成本也在節節攀升。隨著淘寶的競爭環境日益激烈,商家利潤被壓到了不能再低。電子商務雖然足夠快捷、便利,但是脫離了實體店鋪,服裝、鞋等時尚產品的銷售總是有局限,尺碼、質感與預期不符成為消費者頻繁退換貨的原因。
“用戶要先摸到東西,有觸覺,才能有感覺。坦白說,這是電商目前難以做到的。”北京白領時裝公司董事長苗鴻冰表示。
正因為如此,互聯網電商大佬們紛紛搶灘布局線下渠道,謀求電商落地的長遠發展。
今年以來,百貨業一片蕭條,這樣的大促銷無疑是一針強心劑。
商務部監測信息顯示,從2010年開始,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不斷下滑的態勢下,重點百貨企業銷售額增速下滑更加劇烈,今年上半年只有3.7%,幾乎淪為了“電商試衣間”。與之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重點零售企業網上銷售增長39.1%,比上年同期加快9.2個百分點。
“如果沒有大促銷,商場的價格也太離譜了,一件大衣動輒三千多元。我和閨蜜經常是到商場試好尺碼后,再去網上找同品牌的專賣店,價格至少能便宜三分之一。”剛參加工作兩年的林茹認為,大商場的價格,工薪族確實有點兒吃不消。
眼睜睜看著門前冷落鞍馬稀,實體店并不甘心,抱團取暖成為尋求突破的方式之一。
在雙11還沒有到來的10月中旬,17家零售企業就聯合發起了2015中國購物節,吸引全國五百多家連鎖企業、超過10萬家門店參與。盈石集團研究中心總經理張平表示,實體店的購物體驗、現場提貨以及售后服務等優勢都是電商平臺無法比擬的,如果實體店能打出“同款同價”的旗號,讓電商平臺價格優勢“縮水”,注重服務體驗、趨于理性的消費者還是愿意回歸到實體購物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