綾致的O2O玩法 業績高漲是有原因的
近年,O2O刮起的一陣大風從美業吹到了生鮮,又向服飾領域襲來。跟風者已經蹤跡全無,但借風者已扶搖直上,坐在了O2O的塔尖。綾致時裝就是在風口上被揚起的一面旗,讓跟風者望其項背。
日前,綾致集團電商總經理張一星做客“電商一小時”與網友進行互動,深入解讀了O2O的運作模式。
店鋪發貨業績回顧:
2014年4月部分門店啟動測試,6月份鋪開500家門店參與發貨,每個品牌有100多家,6月25日首日全渠道銷售突破1億元,全年門店發貨超過50萬單;
2014年秋冬折扣季,利用自有流量,超過2000家門店配合發貨,銷售額達到億元左右;
2015年秋冬折扣季首日,綾致旗下各品牌在阿里平臺產生2.4億的銷售額,第二天銷售5600萬,兩天共完成超3億元的業績,一周內門店發貨量達40萬單。
“我們一直認為折扣季(10天左右)完全可以到品牌自己雙十一的類似規模(4億+),今年雙十一我們阿里平臺是5.27億?!睆堃恍茄a充道。
據了解,今年綾致集團在O2O上的核心進展是與菜鳥、京東配合達成了“當日達”和“智能退貨”等項目的。
據張一星介紹,綾致集團電商部門從2009年就開始起步,線上線下的供應鏈完全統一,采用同樣的交貨時間、價格以及款式,沒有專供款。這主要得益于整個集團的門店直營模式,直營比例超過95%。
與其他品牌存在共性的問題是,最初發展的幾年時間里,綾致旗下的品牌線上款式不足,在2013年之前,其線上的款式數量只有線下的一半。
針對這一問題,綾致在國內對倉儲影棚進行了兩輪大的投資,加速擴大倉庫面積,使線上的所有款式與地面店同步,同時讓線上產品的庫存覆蓋了地面店所有產品的顏色和尺碼。
據了解,通過這一改進,2013之后,在全渠道中,綾致集團每年可上新超2萬個款式,提升了全價品的銷售占比。
張一星稱,綾致集團O2O的真正開端是從2013年6月份與微信的獨家合作開始的。通過微信開發的“微購物”頻道,實現品牌的Offline to Online to Offline,即從線下到線上,再到線下。
據悉,這一場景的運作模式是首先,在打通線上線下庫存的基礎上,實現全局庫存透明化。其次,當地面店出現缺色斷碼的情況下,將用戶引導到微信渠道中,通過線上的購買,完成到線下門店提貨。
“我一度將這個模式總結為D2O,即Discovery to Ordering—發現到下單,或是移動收藏夾,引導猶豫不決、缺色斷碼而可能流失的消費者,讓這部分用戶把數字化的產品收藏起來,隨后下單。這為門店挽回了非常巨大的銷售機會。同時,我們又通過微信直接綁定消費者和導購,這樣導購能夠計算銷售業績,成功解決了績效和激勵問題。”張一星表示。
另外,張一星透露,2014年這一模式為綾致集團帶來了2.4億元的銷售額。
據悉,2014年,綾致集團在國內啟動了渠道OMS的重要IT項目,利用O2O渠道整合發貨。作為擁有眾多品牌的服裝公司,綾致集團在通過O2O發貨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張一星對記者解釋到,從2014年4月份開始測試門店發貨后,到今年有超過4000家的門店配合發貨。尤其是在大促日,利用門店優先發貨能將銷售占比提升至40%到50%。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