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芽劉楠談母嬰電商終局:持續優化全球供應鏈
據了解,蜜芽正式上線于2014年3月,到2016年3月正好兩周年。“在這兩年里,整個行業經歷了很多事情:遇到跨境電商的風口,遇到的垂直電商的價值被重估,遇到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劉楠用“幸運”二字來感慨蜜芽這兩年的奔跑歷程。
她指出,整個兩年當中,所有母嬰零售行業的公司大體分為三類:一類是基于流量基因,一類是基于供應鏈基因,還有一類是基于社區基因。而這三類公司都在共同做用戶價值鏈的事。
“去年有人說,2015年12月母嬰電商要被終結,可能會有人來一統天下。但我個人的觀點是:第一,有太多的事情還沒做好,談何終結?這個世界應該是共贏、共生,絕對不是你死我活,尤其是在母嬰行業更談不上終結。第二,蜜芽不太相信大平臺的優勢。”劉楠談道,自己并不擔心來自京東和天貓這些巨頭的壓力,因為太多的用戶需求是大平臺照顧不到的。
對于2016年母嬰電商所面臨的機遇,劉楠向億邦動力網表示,第一個是二胎政策開放所帶來的消費紅利。二胎政策開放所帶來用戶的增長大概是25%左右,但這個增長不會在一年完成,而是在3-5年內逐漸完成。第二是線上線下從對立到融合,線下開始積極擁抱線上,而線上本來心態就很開放,這就變成了一種合作共贏的態勢。
“母嬰電商最根本的應該是做用戶價值,而不是做流量分發、市場分量。”在劉楠看來,母嬰電商的努力方向應該是全球供應鏈的持續升級和整個零售生態的布局。而這也正是蜜芽想做的事。
此外,她還談到,奶粉和紙尿褲是蜜芽的長項,因為在跨境供應鏈上,這兩個品類非常容易做出亮點和特色。但是奶粉和紙尿褲的占比,也就是母嬰零售商的標品占比,蜜芽是全行業最低的。
“大家知道,標品的利潤是很低的,如果一個零售商只會賣標品絕對不行。所以,標品是母嬰行業兵家必爭之地,但是要看誰做得好,而做得好不僅僅是賣出量,還要賣出特色,要跟品牌方坐到一起。”
據了解,就在此次新聞發布會上,蜜芽還宣布了戰略注資兒童室內游樂品牌悠游堂以及與美中宜和醫療集團達成合作的消息。對此,劉楠解釋,母嬰是一個接口行業,向上連接醫療,向下連接教育,這是時間軸的延伸;向左邊連接體驗式零售,向右連接服務,這是零售空間的延伸。“每一個延伸出去的市場都是百億級的規模,所以說,要有開放的格局才能把這盤生意做好。”
而對于蜜芽從線上走向線下,劉楠指出,自己把線上定義為“空軍”,當線上零售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定要輻射到別的業態去,但蜜芽不會延伸到女裝、3C這些跟自己不著邊的品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