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國軍家族的繁榮發展歷程
81| 沈國軍家族
75.49億元 / 銀泰資源
▲年齡:51歲/籍貫:浙江/職務:董事局主席/公司總部:北京市/所屬行業:零售/持股比例:持有銀泰資源等33.05%股權/股東地位:實際控制人
銀泰集團董事長沈國軍持有香港上市公司銀泰商業33.05%的股份,還通過其附屬全資、控股子公司持有滬深上市公司鄂武商A22.57%股份、京投銀泰24.83%股份、銀泰資源24.39%股份、百大集團1.29%股份。截至理財周報富人資源實驗室7月5日統計,沈國軍家族的股權財富達到75.49億元,排在中國家族財富榜第81位。
自2013年以來,馬云、史玉柱先后離開所在企業CEO的職位,退居二線,專心做起了董事局主席或者董事長一職,讓眾多投資者覺得惋惜。近日,理財周報記者從銀泰集團相關人員處獲悉,銀泰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沈國軍在集團高管會上宣布不再兼任總裁,保留董事長一職,專注于集團戰略規劃思考與決策,讓我們見證又一位商界大佬的“隱退”。
沈國軍來自浙江奉化一個普通的漁村。父母早喪,家庭并不富裕,又有兩個弟弟妹妹要照顧,讓他過早地承擔生存的壓力。但即使生活的窘迫,沈國軍也未棄學業,靠著賣螃蟹掙的錢交上學費,讀完了大學。
大學畢業后,沈國軍被分配到建行舟山分行工作。由于工作出色,92年出任建行系統一家下屬企業的副總經理,開始涉足房地產。正是這些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的從業經歷,為他后續的“銀泰帝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97年,手捧國有銀行高管金飯碗的沈國軍為了心中的“家”,毅然辭職下海。兩間辦公室、四名員工,35歲的沈國軍開始創立中國銀泰投資公司,開啟了他的商業征程。
沈國軍起家于百貨業,1998年在杭州耗資4億元建立了浙江銀泰百貨有限公司。在當時,百貨業正面臨著超市、電器城、服裝專賣店的沖擊,市場銷售遇阻。雖然銀泰是新軍,但他們是首家以人來定位的百貨公司,他們緊緊抓住了年輕人這一消費群體,占據了這一市場。
資本嗅覺敏銳的沈國軍,趁寧波華聯被ST處理后,與寧波國資局簽訂收購協議,成功控股ST甬華聯,2002年時更名銀泰股份,踏出了資本市場的第一步。此外,2011年,建行將海南銀泰持有股權剝離給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沈國軍迅速成立北京國俊,間接從股東手中收購了中國銀泰的股權,成功完成了MBO(管理者收購)。
“以資本運作帶動產業發展”是業內對銀泰集團發展路徑最深刻的印象。其與武漢國資委的鄂武商控股權大戰,更讓銀泰集團在資本市場一舉成名。一個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拉升持股比例,一個聯合其他小股東采取一致行動人策略,拋出“要約收購”,雙方短兵相接,一度對簿公堂。雖然武商聯股份在收購股權后將兩者持股比例差距拉大,但是銀泰集團也因此而獲得1.35億元的收益。同時,即使銀泰持股減少,也仍然是鄂武商聯營公司,確保其在湖北百貨業的優勢地位。
隨著沈國軍不斷并購、重組,中國銀泰已經闖進了百貨、地產、證券、銀行、水電站、電纜廠甚至食品加工等多個領域。當然,市場瞬息萬變,沈國軍的資本征程也非一帆風順。2005年宏觀政策一出臺,他就被迫退出證券公司,天一證券全部20多家營業部整體劃給有國資背景的光大證券。先后投入的10多億也就此打水漂。痛定思痛后的沈國軍果斷壯士斷腕,剝離了一些非核心業務,專注于百貨、能源、房地產三大塊。2007年資本市場進入牛市,沈國軍順勢而為,實現銀泰百貨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又給他的資本擴張加上了雄厚的籌碼。
目前,銀泰集團旗下擁有銀泰商業、銀泰資源、京投銀泰以及銀泰置地等多家境內外上市企業和百余家全資或控股公司,核心業務布局多個與民生相關的產業領域。2012年公司財報顯示,銀泰商業銷售總額約為140億元。雖然沈國軍已經宣布辭任銀泰集團總裁,退居二線,但是他對新鮮事物的追求依然不減。離任后的沈國軍將和馬云一起攜手“菜鳥網絡”,計劃打造遍布全國的開放式社會化物流倉儲設施,建立一張能支撐日均300億網絡零售額的智能骨干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