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客戶拒絕的“利劍”
筆者求教一位業績卓越的營銷人員工作的心得,他總結道:營銷人員在任何時候要保持“三心”,對工作要有恒心,對客戶要有耐心,對產品要有信心。這道理雖是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就不那么簡單了。我們正處在“買方時代”,當我們打費口舌,向客戶介紹了好意通,換得客戶冷冷一句“我們不需要”或者“我不感興趣時,很多營銷人員總有一種“熱臉貼了冷屁股”的感覺。
因此如何去面對客戶的拒絕聲,都是銷售菜鳥必須修的一門課。這不僅是修煉語言課,更為關鍵的是修煉心理的課程。
不管客戶帶著各種心理,提成各種拒絕聲,但只要營銷人員巧于應對總能敲開對方的大門,關鍵在于能否做到鍥而不舍,打動其心。如何化解客戶的拒絕,筆者特在此介紹化解客戶拒絕的“六把利劍”:
第一把利劍:類比推理
客戶往往礙于面子或出于禮貌,他的拒絕往往只是托辭,比如“我正巧有個會,實在抽不出時間”“這件事有其他部門負責,不歸我管”之類的。如果銷售說等你有空了再聯系,而客戶似乎永遠都沒空。這就需要你鼓起勇氣,運用“類比推理式”向前推進,不得目的,誓不罷休。
示例:
客戶說:“這段時間我比較忙,過一段時間再說!”
銷售員說:“現在在成功人士口中,說得最頻繁的一個字就是“忙”,王總您是一個事業心很強的人,為打造一家行業內的頂尖企業,總是在不停地忙碌,是嗎?
客戶嘆口氣說:“是呀!”
銷售員說:“我有一個好的方案,能幫助貴公司的經濟效益提升20%以上,王總你為什么不忙里偷閑聽聽呢?”
面對客戶提出的推辭,不管真實狀況如何,不去從正面去應答,而是提出一個對方感興趣的問題,再進行反問,點到客戶心中最關切的意愿,在平和的話語中,把自己的觀點寓于類比之中,讓人興趣盎然,印象深刻。
招式要領:
當客戶找出各種理由進行推辭時,如果從正面回答;客戶依然會找出更多托辭。營銷高手往往就事論事,以客戶推脫的理由為誘餌,引對手入套;以巧作類比的方式占得主動,讓對方心動。
第二把利劍:因勢利導
在實際銷售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不懷好意的惡意刁難,作為成熟的銷售人員不必正面辨別。好事者往往是向將局勢攪渾而從中漁利。而應當拉攏大多數人來孤立對方。以造成對方是在與眾人為敵的局勢。
示例:
在技術方案演示會上,王偉公司大獲全勝,獲得現場專家的一致好評,突然一個反對者不壞好意地說:“你們這個方案漏洞百出,沒有一絲一豪的可操作性!”
現場一片寂靜,王偉站起身來從容不迫地說:“這位先生說的,我也有同感,但這么多專家門前,他們一定會說你我是個外行!”
王偉的話引來一片笑聲,那個反對者面紅耳赤,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王偉面對對方惡意的挑釁,如果從正面反駁必然會中了對方的圈套。對方一定已經準備了足夠的子彈來應對王偉的反駁。而實際上王偉并沒有為對方所動,巧妙將現場大多數專家來至專家的陣營,讓對方覺得自己在觸犯眾怒而無趣而退。這正是“因勢而導”之精妙之處。
招式要領:
當在公正場合,面對反對者的惡意挑釁;最忌諱的從正面反駁對方。這只能進入對方的圈套。營銷高手善于調動周圍人的情緒,將反對者指向的矛頭由單個人轉換成眾人;以孤立對方。給對手精神壓力,使之無還手之力。工業品營銷策略的核心“擴大支持者,拉攏中立者,孤立反對者”。
第三把利劍:裝傻充愣
在與客戶交流過程中,面對不懂裝懂的客戶用很外行的話來拒絕你,你如果當面揭穿,會讓客戶當場下不了臺。其結果可想而知了。此時不妨“裝傻充愣”,給客戶臺階下,以獲得皆大歡喜的結果。
示例:
某生產繼電器廠家的銷售人員與某企業采購部經理多次溝通后,該采購經理婉轉地說:“我們已經有了固定的節電器供應商了,現在尚無意更換供應商。實在抱歉,這次我實在幫不上忙,如果貴公司是生產其他相配套產品的就好了!”
銷售員不動聲色地說:“您的意思說,除了節電器,其他配套產品,貴公司尚在選擇供應商,是嗎?”
采購經理說:“是的!”
銷售員抱歉道:“實在對不起,我在介紹公司產品時,沒說清楚,我公司是生產繼電器的,與節電器是兩類不同的產品,還請您多多關照了!”
采購經理尷尬地說:“哦!好呀!好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