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導購輕松俘虜顧客
不管怎么樣只要喜歡或有點意思就摘下來鼓動你試試,先讓你找到穿在自己身上的感覺,最后再用語言鼓動顧客“這件衣服很適合你”,“這套很能襯托出你的氣質,和剛才相比更靚麗了”,“哇,這件衣服簡直就是為你量身打造的,你看這身段,比李冰冰還要好……”,總之一連串的鼓動后一部分顧客欣然買單,
一部分顧客還要再試試其他的,所以很容易襯托出店鋪的氣氛。同時也吸引了更多顧客貨比三家,反正試衣服又不花錢,天經地義的!
我們會發現很多店鋪的銷售人員和顧客打招呼的“歡迎光臨”成了一句標語,而不是歡迎語,一臉的僵硬,根本就沒有歡迎的意思,當然顧客也沒有對銷售人員產生好感,導致在看衣服時討厭導購員在旁邊嘮嘮叨叨的,自然不容易成交。這完全的導購人員的態度問題所導致的。
其實我們會發現很多的顧客在買衣服時是沒有準確目標的,大部分是邊逛邊選,有合適的就買,沒有合適的就算了,有更喜歡的還能多買一件。其實這樣的顧客是最好的顧客,最起碼是能發揮“優勢導購人員”能力的顧客。到底什么是“合適的”?很多人是沒有標準的,只是憑自己的感覺,而這種感覺還具有比較大的偶然性和沖動性,既在你商場里有感覺但買回家就沒感覺了,或剛才有感覺可現在就沒感覺了,這就是偶然性。
那什么是沖動性?一時的感情用事就是沖動,或是突然被激發出了某種激情,為什么很多人本來就是隨便逛街而已,不想買東西,可回家的時候卻大包小包買了不少東西。問他為什么要買?“看別人都在買,很漂亮就買了”,這也是一種沖動,總之人們購買的理由是可以被激發出來的,好的銷售人員要學會激發顧客的這種“感情”,不要再做簡單的“買賣”了,顧客“買”我就“賣”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其實很多人也是理性的逛街的,比如有位小姐是換了工作,要到新的工作環境去上班,肯定要正規一些,不要過于休閑(她是辦公室職員)。顏色要年輕一些,同時價格也不要太貴。但逛了一天卻沒買。主要原因是那些銷售人員根本就沒有了解她的真實需求,也沒有問她什么問題,更談不上做顧客的“顧問”給顧客進行合理的推薦了,只是一個勁兒的讓她試衣服,或夸她眼光好,或說自己的衣服便宜,試問,接待這么理性的顧客光會“忽悠”有用嗎?最后顧客只能憑自己的眼光來選擇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