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學會探測去留意向
當前面的工作小有成效的時候,你應該抓住他心理防線有所“松動”的機會,及時地探測他的去留意向。這時候,你就可以旁敲側擊地打探“你現在的公司怎么樣?你感覺公司對你們怎么樣?有沒有出來做的打算?你愿意來我們這里試試嗎?”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你要讓對方感覺到你熱情邀請他過來不是為了收拾“爛攤子”,而更多的是做“如虎添翼”的工作。這樣不會讓他們還沒有加盟過來就先產生了畏難情緒。
如果發現對方確實是我們所需要的人才,而且對方由于某些特定的原因,對現有公司工作存在較大的心理波動,作為導購管理人員或業務人員應該不失時機、主動出擊。明確提出自己的想法,誠懇地邀請對方,并且耐心地描述我公司的優勢,細致地進行思想誘導。相信通過前期所做的種種努力和你實實在在的敬業精神以及你真誠的邀請,最終一定能夠使你如愿以償。
這里提醒大家需要注意的是:除非你挖過來的導購員與你在該賣場的導購員關系很好,否則,一般不要安排在同一賣場,以免“能人”之間時間長了會相互產生嫉恨。果真如此,到時候不但沒有“擴大再生產”,反而產生了種種內耗,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當然,競爭對手對自己的優秀人才也往往會有相應的保護策略的,所以挖掘能人并不是那么輕易的事。但是如果考慮到優秀導購員到來后對銷量的提升,以及他對競爭對手產品的熟悉“成果”也可以為我所用,那么進行細致周密的挖人工作還是值得的。退一步來講,即使我們不能一次成功,也可以消磨對方斗志,動搖對手軍心,為下一次的挖掘打下基礎。
但我必須也要把“丑話”說在前面,即便挖人真的很容易,但從“博弈論”的觀點來看,你能做到的別人也早晚會這樣做。所以如果大家都這么想,就必然會對整個行業和整個導購員階層平添幾分“動蕩”因素。并且還會增強這些“能人”的驕傲情緒,認為自己真的成了“寶貝”。于是乎一部分自我膨脹者便“奇貨可居”,動輒向廠商“擺譜”,最終搞得烏煙瘴氣。這樣就遠遠背離我們的初衷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