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發師適用“競業限制”引爭議
剪發師農民工張萬文入職西安市新城區京生有約補發店(以下簡稱京生補發店)時,與店方簽訂了競業限制承諾書,承諾辭職后不在同一城市再開補發店或打工,否則賠償京生補發店30萬元。4年后,張萬文離職,在京生補發店不遠處開了一家補發店,后被對方起訴。一審法院支持京生補發店,判張萬文賠償6萬元,但二審法院判決張萬文不應賠償。一位剪發師的競業限制之爭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張萬文不服一審判決,認為其與京生補發店未簽訂保密協議,也未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故其不負有保密義務,不屬于競業限制適格主體。且京生補發店未與他約定經濟補償,提起上訴。對此,北京市朝陽區原仲裁員孫鵬告訴《工人日報》記者,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而不是普通員工或職工,更不是全體員工,即競業限制協議的對象必須是掌握、了解企業商業秘密的人員。
那么,未約定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競業限制條款是否有效?孫鵬表示,這一問題是司法實踐中用人單位和勞動者關于競業限制約定爭議的常見問題,但《勞動合同法》《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均未對此作出規定。2013年2月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四)也沒有就這一問題作出明確規定。各地法院的意見也不統一。
記者注意到,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第二十六條指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應當在競業限制期限內依法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至工作交接完成時,用人單位尚未承諾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的,競業限制條款對勞動者不具有約束力。
不過,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北京市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勞動爭議案件法律適用問題研討會會議紀要》第三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或保密協議中約定了競業限制條款,但未就補償費的給付或具體給付標準進行約定,不應據此認定競業限制條款無效,雙方可以通過協商予以補救。但若用人單位明確表示不支付補償費的,競業限制條款對勞動者不具有約束力。但記者發現,陜西省并未就此問題作出明確規定。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認為,競業限制的人員限于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
2016年11月,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指出,本案中,用人單位未能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其和張萬文曾經約定過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也未提供有效證據證明張萬文是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以及其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后支付過張新競業限制期限內經濟補償的事實,故張萬文不存在構成違反競業限制的前提條件,原審判決認定張萬文違反競業限制約定,并判決張萬文支付違反競業限制的違約金6萬元不妥,依法應予改判。
不過,也有網友認為,勞動者應信守承諾,若違反承諾,就應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對此,孫鵬表示,本案中,用人單位對勞動者設置的競業限制本身是不合理的?!耙粋€打工者除了剪發外別無所長,如果按照承諾書的說法,既不能在該城市開店也不能打工,是否意味著他必須要在這個理發店終其一生,此案的終審判決再次說明競業限制協議的對象必須是掌握、了解企業商業秘密的人員,而不是普通員工?!睂O鵬說。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