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市最后的救命稻草在哪里?
七月棉花行情依舊延續六月的低迷走勢,市場成交極其慘淡,拼價格成為當前主題,低賣棉紗低買棉花補庫存為紡織企業生存之道。遙想去年,棉價持續“高燒”,市場人士預計將會漲到三萬八的“天價”。然而目前的行情早已使得前期的預想成為泡影。另外之前市場人士大炒缺口論斷,但是在目前下游需求大幅度萎縮,供應相對寬松的情況下,缺口之說便也不攻自破。棉花價格方面更是經歷了過山車式的下跌,從3月份三萬二的價格起至今已跌破了兩萬,當前市場人士都關注于19800元這一關口,國家收儲價格或將成為受傷的棉商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棉花市場仍難“破冰”
“西園花已盡,新月為誰來”。如今中外棉花現貨齊跌,大多數人并不看好后市。據了解河北邯鄲3級皮棉報價在19600-19800元/噸(提貨、凈重,下同),已跌至國家19800元/噸的收儲價格附近;弱3級報價19300元/噸,4級報價18500元/噸,市場悲觀情緒濃郁。當地某400型企業存有70噸左右的正3級棉,由于急于回籠資金,近日與山東某紡織企業商定的成交價格在19700元/噸(到廠價、全款),每噸虧損近6000元。
由于當前棉花價格跌幅較重,而紗線銷售已經由前期銷售庫存紗的虧損局面轉而盈利。因此紡企大部分虧損的均為庫存紗。當前,由于大型紡織企業殺價較為嚴重,棉企處境相對比較弱。由于售棉虧損度持續加重,棉花企業對后市信心喪失較為嚴重。因此棉花市場“破冰”壓力依舊甚大。
需求萎縮,下游庫存高企
今年年初以來,國內紡織行業整體低迷導致棉花需求明顯萎縮,期棉價格也因此大幅下挫,鄭棉自34000元/噸回落已近40%,美棉期貨價格更是幾乎腰斬。
目前,國內棉市仍舊低迷,從原料到產品,上下游滯銷現象都很嚴重,回暖動力不足。部分棉企反映,現階段市場采購低迷,炎炎夏日中市場整個氛圍卻是陰氣逼人。
相關數據表明,國內本年度棉花銷售進度依然緩慢,而下游紗布亦庫存高企。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發布的《中國棉花工業庫存調查報告》顯示,截至7月6日,國內紗產銷率89.5%,庫存為25天,同比增加16.7天,布產銷率84.6%,庫存為49.7天,同比增加20.1天,為2009年11月以來最高水平。
后市展望:
繼續喊冷的棉企、紡企目前已經有些近似嗷嗷待哺的樣子,我們相信這樣的陣疼會提醒我們,拯救整個棉紡織產業,一靠國家政策,二靠產業盡早轉型,三靠現代企業經營方式盡快建立。對當前的棉花行情來說,19800元的國家收儲價是一個重要的關口,至于價格的上下的話將取決于政策預期、產業形勢和場內資金的動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