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如意求解棉價倒掛 謀求產業一體化
面對棉價倒掛,是選擇退卻,吞下虧損,還是另辟蹊徑,闖出生路?在眾多紡織企業“躑躅”之時,山東如意(002193,股吧)科技集團(下稱“如意集團(000626,股吧)”)毅然選擇了后者。
記者獲悉,如意集團收購澳大利亞庫比棉花生產基地(Cubbie,下稱“庫比農場”) 已經得到澳大利亞國庫部長斯旺的批準,澳大利亞國庫部已于近日在其官網發布批準這一并購的消息。
“在棉價持續倒掛的情況下,紡織企業出海謀求產業一體化將是較優選擇。”9日,卓創資訊棉花行業分析師孫立武接受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收購海外優良棉花基地或將提上部分國內紡織企業的日程。
耗資約16億
根據澳大利亞國庫部官方網站發布的公告,如意集團擬收購庫比農場80%的股權,澳大利亞一家羊毛加工企業Lempriere則將受讓其余20%的股權。盡管雙方并未透露交易價格,但業內普遍預計,山東如意集團需要支付約16億元人民幣。
2005年收購當地棉花公司后,庫比集團成為澳大利亞乃至全球最大的棉花生產商,在澳大利亞農業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
不過,近年來由于經營不善和長期干旱,總負債額超過3億澳元的庫比農場在2009年被破產托管,澳政府曾試圖出資將其收歸國有,但最終失敗,改由外資進行收購。
3日,庫比農場所在的昆士蘭州參議員喬伊斯號召澳民眾“全力游說政府改變這一決定”。喬伊斯稱,將庫比農場賣給中國企業是“澳大利亞農業利益的淪喪,最大水資源使用權的淪喪和13%國家棉花產品的淪喪”,并建議將農場分塊售給澳民眾。
盡管審批未受影響,但是,澳大利亞政府要求如意集團在3年時間內將控股權縮減到 51% ,并由Lempriere直接控制農場經營和國際市場營銷,以削減外界“關于中國企業攫取澳大利亞廉價棉花資源的擔憂”。
謀求產業一體化
耗資巨大,阻力不小。在如此代價面前,如意集團仍然執意海外收購,“棉價內外倒掛”的因素可謂影響重大。
“由于國內棉花種植機械化程度整體不高,棉花種植成本與國外棉花種植基地有著不小差距,國內較有實力的紡織企業一直在謀求產業鏈條一體化。”孫立武對導報記者說,如意集團此次收購也是出于此種考慮。
據中國海關報告,今年1-7月,中國紡織品出口同比下降0.2%,進口棉花同比增長133.7%,至346萬噸。7月份,中國棉花價格達到18231元/噸,相比之下,進口棉花價格包括進口稅在內僅為14778元/噸。
孫立武認為,國內外棉價倒掛情況短期內難以緩解,加之國內紡織產業對外棉依賴度不斷提高,國內紡織企業出海收購棉花種植基地將成為趨勢。“通過一體化,企業成本將能夠得到控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也會隨之增強。”孫立武表示,僅在成本方面,如意集團就可節省巨額開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