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行“IPO賺錢效應”遞減
數據顯示,28家國內券商在IPO發行中分得一杯羹,今年上半年共募集資金353億元,獲得承銷保薦費用21.9億元。
國信證券以8家IPO承銷家數和2.9億元的承銷保薦費用奪得上半年券商IPO業務的“雙料冠軍”。中信證券、招商證券、中信建投、廣發證券、海通證券、民生證券和華泰聯合7家券商的中期IPO承銷保薦收入也超過億元。
投行的荷包癟了多少?
據投行人士介紹,目前國內投行的承銷費率標準為中小型項目約在4%到6%之間,大型項目則在2%到3%,一些大中型投行則設定了起步承銷費用,大致在5000萬元。而在曾經的“超募”浪潮,不少券商對IPO項目超募資金部分要收取5%至8%的承銷費。
統計顯示,2010年至2012年,上市公司首發超募總額分別為1980億元、1219億元和315.20億元。若僅以5%來計算,券商因超募獲取的承銷費用分別為99億元、61億元和16億元,超募部分的承銷費用占當年的承銷費用比例分別為60%、47%和29%。
但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的IPO承銷費率較前幾年有略微上升的態勢。記者測算,今年上半年IPO承銷費率約為6.2%,而2011年和2012年的費率分別為4.9%和5.5%。
IPO已非“最閃耀的那顆星”
“目前發行的大多數以中小型項目為主,所以費率會有上升的趨勢,并不代表投行在收費上有漲價的趨勢。”一位保薦代表人稱。
安永審計部合伙人湯哲輝表示,今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以中小型企業上市為主導,逾八成IPO在審企業已披露預計融資額,其中融資規模小于人民幣5億元的占到66%。
根據安永最新發布的全球IPO市場調研報告,今年上半年A股前十大IPO也普遍呈現融資規模偏小的特征,除了排名前一、二位的陜西煤業和海天味業分別募集40億元和38.36億元外,其余8家均為超過15億元。而香港IPO市場今年前三大IPO則分別為港燈電力投資(241億港元)、中國北車(100億港元)、哈爾濱銀行(88億港元)。
“目前來看,與再融資和并購重組項目的時間和人力成本相比,做一單IPO的性價比簡直太低了。”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人士告訴記者,其所在投行今年一季度,做了一單大型企業的再融資項目,公司因此進賬將近2億元,而他做的一單等待了兩年還在排隊,預期收入7000萬元的IPO項目則相形見絀。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投行在首發、增發、配股和可轉債上的承銷保薦費用合計達到44.37億元,IPO收入占比僅為一半。海通證券、中信建投和國信證券分別收攬4.4億元、3.6億元和3.4億元,而投行收入可觀的債券承銷和并購重組業務尚未計入在內。
從證券業協會2013年的券商經營數據排名來看,在沒有IPO的一年中,券商的投行收入仍然保持堅挺。業內龍頭券商中信證券去年的承銷與保薦業務凈收入為10.6億元,中信建投和國信證券緊隨其后,也獲得7.6億元和7.1億元的不菲收入。上市券商的財務顧問業務收入在2013年同比增長24.4%。
在一些投行人士看來,今年IPO重啟的確定性收入將為投行業務“添彩”,但毋庸置疑的是,IPO收入已經不是過去幾年投行業務中唯一閃耀的那顆星,這也反映了投行業務結構趨于平衡和多元化,以往過度依賴IPO首發的不健康現象有所改善。另外,優先股的推出也將利好券商投行業務結構的改善。注冊制的到來,會讓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的大型券商受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