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香餑餑”為何成今日的“燙手貨”?
香港一直是全球范圍內生活成本最高昂的幾個城市之一,房價和公寓租金排名居高不下,但憑借優異的地理位置和資金吸引力,香港仍舊一直是國際時尚品牌打入亞洲市場的第一站,而中環,作為香港CBD,更加成為品牌爭相搶占的地盤。
這樣的情況在2013年達到一個小高潮,地產咨詢公司表示當時全球性幾個大品牌都想要在香港中環開設自己的旗艦店,導致這個地段的租金在本就不低的基礎上水漲船高。然而從今年年初開始,這些品牌開始后悔自己的決定了,甚至想盡快將自己的店面轉租出去。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了解,香港房地產商表示由于客流量的驟減以及銷量的減少,很多國際品牌無法承擔巨額的租金,而計劃離開中環。Knignt Frank零售部門主管向南華早報記者透露,現在趁著業主為尋求租客降低租金,是其他零售商擴張的好時機,“現在產業內部流傳著一個黑色笑話:時尚品牌現在可以在中環任何一個地點開店,反正現租戶隨時準備好了撤離。”
僅僅三、四年的時間里,香港的時尚產業便遭受了多方面的打擊,才走到現在這么艱辛的境地。從根本上來說,持續增長的租金是迫使他們選擇離開的最大原因。據Market Wired的報道,現在香港中環地區的租金水平已經超過了2008年的高峰時期,每月每平方英尺126港幣(約等于1356港幣每平方米)——已位于世界第一的水平,并且還在持續增長。范圍稍加擴大,香港羅素街,銅鑼灣以及尖沙咀地區的業主都不得不將租金調低近60%以招租。國際房地產顧問公司Cushman&Wakefield執行官告訴記者:“中環畢打街和皇后大道上的一些大的商家離開后,店鋪已經空著近一年了。”


去年年底,在畢打街上標志性的Abercrombie&Fitch(后文簡稱A&F)旗艦店就因高昂的租金而選擇關閉。美國經典品牌A&F在2011年在畢打街的一座耳機歷史建筑開設了四層的旗艦店,并簽訂了九年的合約,每個月支付高達7百萬港幣的租金,就在即將到期的前兩年,盡管要支付一筆1.25億港幣的違約金,品牌依舊選擇關閉旗艦店。

香港中環A&F旗艦店
除此之外,中國內地游客的減少也直接導致品牌業績不理想,入不敷出。據商業網站Enterprise Innovation報道,自2014年開始,由于中國內地政策及市場變化,香港奢侈品增速放緩,其中包括中國政府的反腐措施,人民幣的貶值以及GDP的下滑。
香港的零售商對此也不是毫無對策,他們開始更多地開設“期限門店”,比如快閃店和概念店。據《南華早報》報道,在2016年一年里,香港的國際品牌對于快閃店的需求增加了50%,希慎廣場、海港城以及太古廣場都特地為品牌開設快閃店預留出了空間。與此同時,線上零售品牌也通過這種方式彌補線下顧客體驗的不足,既不用承擔過高的租金,又能提升顧客對品牌的好感和認知度。
對于這樣的現狀,香港世邦魏理仕執行董事林喬表示:“香港的零售業正經歷著結構性的變化?!痹谶^去的十年里,高端品牌由于奢侈品的大量需求收了個盆滿缽滿,而近幾年奢侈品牌不得不調整他們的租賃策略,這對于中檔品牌進入黃金地段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未來一段時間,中檔零售市場將會有較大的成長潛力。
更多精彩報道,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