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浙江輕紡強化創新調整轉型
浙江經濟以輕紡起家。然而“馬上得天下,不能以馬上治天下”。浙江經濟當前面臨的一個重大戰略問題,就是如何在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以后,加快經濟結構轉變,繼續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當前存在的問題
浙江經濟結構當前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服務業比重偏低,二是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偏高,三是結構創新不足。2008年,第三產業僅占浙江GDP總額的41.0%,與發展水平相近國家和地區相比,大致低10至30個百分點;同時據我們分析,浙江2008年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大致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個百分點左右。結構性問題放大了全球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浙江經濟在2008年遭遇了遠比兄弟省份更為嚴重的困難。
說到結構創新不足,很多人士可能難以接受。浙江企業制度創新領先全國,浙江的三項專利授權數,近幾年增長迅猛,居全國較前位次。可是在經濟結構上,浙江確實存在著嚴重的路徑依賴和創新不足問題。
我們所做的制造業結構變動的比較分析可以說明這個問題,1991年以來的三個時期,浙江在“八五”(1991–1995)時期,制造業結構變動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也明顯低于江蘇、上海、廣東和山東。在“九五”(1996-2000)時期,浙江制造業結構變動稍快,情況稍好。可是2001至2007年,浙江制造業結構變動率僅略高于全國平均和江蘇,大大低于上海、廣東和山東。
這種路徑依賴、創新不足的主要特征,就是紡織服裝等傳統行業份額長期較高。1985年,浙江紡織服裝皮毛羽絨行業的產值比重為27.3%,全國這組行業的產值比重為18.4%,浙江高出全國8.9個百分點。到2008年,據我們初步分析,浙江這組行業的產值份額仍高達21.3%,20余年間只下降了6.0個百分點,全國這組行業的產值比重卻下降了9.9個百分點,僅占全國工業的8.5%,
這種路徑依賴、創新不足的嚴重問題,就是新興行業的份額長期較低,典型反映在電氣電子這組行業上。1985至2008年,浙江這組行業的產值份額僅從12.3%上升到14.5%,只上升了2.2個百分點;全國則從8.8%上升到了17.0%,上升了9.2個百分點。目前,上海、江蘇的制造業結構的領先行業均為電子行業,長三角地區惟有浙江省,仍以紡織業為領先行業,產業層次明顯偏低。
這里又出現了一個結構變動上非常耐人尋味的悖論。這種嚴重的路徑依賴、結構創新不足的一個重要原因,居然就是浙江企業家的精明和執著。浙江企業家能在“礱糠里榨出油”來。因此,就在全國紡織服裝行業從2000年開始增長趨緩的時候,浙江企業卻越干越歡,戰勝了國內的競爭者,出口大幅增長,在省內工業中的比重反而有所上升。浙江眾多紡織服裝企業的較強競爭力,使得浙江經濟于無意中進入了一個產業“陷阱”。浙江經濟增長回落,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紡織服裝等傳統產業增長乏力、電子電氣等新興產業缺乏支撐力導致的。
浙江不乏單個企業的創新,卻缺乏企業的整體提升;浙江不乏產品創新,卻缺乏結構轉型。當下浙江經濟發展,結構創新是一個更為緊迫的發展戰略問題。
何為結構創新
從企業的角度來說,結構創新主要就是產業結構創新、組織結構創新、營銷結構創新、工藝技術結構創新等。從政府的角度來說,主要是戰略結構創新,職能結構創新,財政支出結構創新等。當然,可能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重大結構創新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
實施輕紡突圍,是結構創新的一個主要方面。從單個企業來說,進一步把紡織服裝產業做強做大,很可能是一種理性行為。然而從浙江經濟整體來說,必須在提升紡織服裝等傳統行業前提下降低其產值比重,同時加快提高高新產業的產值比重。很明顯,這一要求必須具體落實到企業。浙江眾多輕紡等傳統行業的企業,須盡快擺脫路徑依賴,開創企業重大結構轉型亦即“二次創業”的新局面。寧波杉杉集團堪稱結構創新典范。這家以服裝起家的上市公司,2008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11.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5%,服裝比重下降到60.1%,鋰電池材料已占39.9%。
實施服務業優先,是結構創新的另一個主要任務。這里有兩個層次,一個就是加快金融、資本、旅游、咨詢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強化服務業對于生產生活的提升作用;另一個層次,就是加快分離制造業企業里的服務業,即把企業的采購、銷售、開發、設計、策劃,以及后勤服務、現場管理等,從制造業企業分離出來,形成高度的專業化和社會化生產經營。共同的利益關系強于行政關系,社會化服務優于自我服務。企業從專業化和社會化中增加的利益,遠遠大于其成本支付,整個社會則得到了高度專業化和社會化導致的效率提升。
增強結構創新動力
強化結構創新動力,夯實結構創新微觀基礎。總體而言,結構創新動力是由客觀環境一組激勵和約束因素決定的。現在的問題則是,客觀環境已經或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其中兩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以低成本勞動為主的要素供給、以低層次產品為主的市場需求的“兩低”格局,已經或正在發生轉折性變化,實施重大結構創新時機已經成熟。在客觀環境已經變化的情況下,我們如果再不抓緊實施重大結構創新,就會導致一系列的滯后,嚴重損害未來經濟發展。因此,當前增強結構創新動力,關鍵就是認清形勢,采取行動,以創新來打開新的局面。
地方政府要積極調整戰略結構。我們這個時代發展經濟的一個重大優勢,就是有大量既成的、先進實用的制度知識和技術知識,處于知識“拿來主義”時代。只要地方政府是“明白人”,在科學合理的體制機制下,完全能夠發揮加快推進區域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在當前重大結構創新過程中,各級政府應該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分析判斷形勢,充分掌握實際情況,正確處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種關系,制定實施一系列加快推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思路、發展戰略和具體政策,形成一個科學完整的“政策束”。
建議政府對于企業結構創新,實施一種普惠式、無差異的政策支持。因為在結構創新過程中,或多或少會有一小部分企業失誤,但多數企業將獲得較大收益。然而即使是遭受挫折的企業,也會給結構創新以莫大的推進,因為他們的挫折是企業家朋友們的共同知識。因此,只要企業符合設定的某些條件,政府就應按照承諾,無條件地給予支持。這樣設計的目的,一是可以降低政策實施成本,二是有利于杜絕政策實施中的尋租。
在推進結構創新中,政府和企業可能都需要注意兩個具體問題:一是積極發揮職業經理人的作用。企業是結構創新的主體,職業經理人則是企業結構創新的實施者,他們是企業的中堅力量。職業經理人主要是與企業家在長期親密無間的共同工作中成長起來的,只有少數是外部引進的。政府在這方面的工作,要強化職業經理人培育機制和市場流動機制,積極做好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溝通工作,同時還要支持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人員走出“圍城”,成為職業經理人。
二是注重發揮新新人類對于結構創新的積極作用。新新人類一詞,除了意指年輕一代外,更著重于意指與父輩具有太多不同想法的年輕人。他們將在父輩筑就的平臺上,以全新的創業理念和方式,生產經營全新的產品和勞務。老一代企業家仍要積極發揮作用,但也要正確認識看到,年輕人脫穎而出的企業才是有活力的企業,需要果斷地在關鍵時刻、關鍵領域,把權杖交給年輕一代。政府要積極創造條件,多多地支持和呵護新新人類,培育一支充滿生氣的創新大軍。
更多鞋帽招商信息,點此進入
責任編輯:王曉楠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