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快時尚各個環節都甩不掉環境污染的標簽
H&M作為快時尚品牌眼下的策略依舊是以門店戰術搶占消費者衣櫥中更多的空間,哪怕他們根本不會穿幾次。這與H&M倡導的可持續相去甚遠。
瑞典服裝零售商H&M在8月25日宣布每年拿出100萬歐元(約合735.53萬元人民幣)的獎金,促進服裝回收再利用的技術開發,以此回應外界對于“快時尚破壞環境”的惡評。
H&M目前執掌大權的是家族第三代成員——Karl-Johan Persson。作為首席執行官,他在公布獎勵計劃時表示:“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繼續以目前的方式經營下去了,大獎賽旨在鼓勵開發新技術,讓業者使用到品質不變的回收布料。”比賽報名截止于今年10月31日,結果將在2016年2月宣布,獎金將由5名贏家共同分享。
諷刺的是,比賽的主辦方——時尚公司向來都是環境污染的一大制造者。生產1000克棉布需要消耗2萬多升水,而這些棉布差不多可制成一件T恤和一條牛仔褲。以量求勝的快時尚品牌因而成為環保界的眼中釘。
為了洗白形象,H&M從2011年春季開始與環境”友好“起來,承諾減少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損害,并立下誓言:到2020年,H&M使用的一切資源都必須是可持續的。據集團發布的《2010年可持續化報告》,當年生產中使用了1.5萬噸有機棉花,相較2009年增長了77%,成為全球最大的有機棉使用商。
盡管如此,有機棉額使用量僅占總體原料的13.7%。更重要的是,問題并不僅存于生產階段。
在環保人士人眼中,快時尚的崛起讓全球充斥著大量平價服飾,低價但同時具有高流行度的服飾在過季后便遭丟棄。美國雜志《The Atlantic》報道稱,美國一年有1050萬噸衣服最終被送往垃圾堆填區,哪怕塞滿有機棉,依舊是場災難。
據H&M今年4月9日發布的《2014可持續化報告》,每年有6億件打著品牌字樣的衣服出現在市面上。這個來自瑞典的時尚品牌目前在全球59個國家與地區擁有3639家門店,是排在Zara的母公司Inditex之后的世界第二大服裝制造商。而它所計劃的店鋪擴張策略是10%-15%。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