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機國際標準轉化率達到八成以上
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會議提出“力爭到2020年,使重點領域國際標準轉化率從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據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毅介紹,截至2015年年底,在紡織裝備領域的157項ISO國際標準中,目前共有129項已經轉化為我國標準,國際標準轉化率為82.16%。
目前,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全國紡織機械領域標準化歸口工作。其主要職責包括:提出本行業標準發展規劃,組織標準項目制修訂包括計劃立項、審查、報批、復審及宣貫、咨詢等;對外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72的各項活動,包括對各項有關紡織機械與器材國際標準的投票、表決、提案等。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是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處的承擔單位。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于1995年8月批準成立,并對口國際標準化組織ISO/TC72。目前,全國紡機標委會現已成立了紡紗、染整機械(代號為SAC/TC215/SC1)、紡織器材(SAC/TC215/SC2),以及非織造布機械(代號為SAC/TC215/SC3)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
在李毅看來,紡織機械國際標準為基礎標準,著眼于設備及附件的互換性和通用性,比較容易執行,也便于國際貿易。此外,紡織機械國際標準中的安全標準、噪聲標準,把對機械安全和環保的要求提高到一個很重要的位置,對提高紡織機械制造質量也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一直很重視對國際標準的轉化,并及時進行修訂,保證與國際標準的同步和接軌。
此外,紡織機械標準領域的交流和學習也得到高度重視。早在2007年,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就組織中國紡織機械標準化工作代表團,拜訪了國際標準化組織紡織機械與附件技術委員會(ISO/TC72)秘書處,參加了ISO/TC72/SC8/WG1“紡織機械安全要求”工作組會議,并參觀了多家歐洲知名紡機企業。這次出訪使相關人員看到了西方國家標準化工作的先進,也看到了國內在這一方面具有的潛力。
據李毅介紹,經過多年的發展,紡織機械領域現已建立了一整套技術標準體系,包括基礎通用、紡織器材、紡紗機械(含前紡設備)、絡并捻繞線機械、機織機械(含織造準備機械)、針織機械、染整機械、化纖機械、非織造布機械、紡織檢測儀器和紡織電氣共11個部分。截至到2016年3月,紡機行業現行的國家標準112項,行業標準449項,標準總數561項。這些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中,基礎通用標準176項,產品標準334項,方法標準27項,管理標準24項。2016~2017年還將完成40余項國家和行業標準的制定修訂工作。
“我們要打一場制造業的‘攻堅戰’,用先進標準倒逼‘中國制造’升級。”這是李克強總理做出的明確指示。當前是我國紡織工業實現建設紡織強國戰略目標的重要時期,紡織工業的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離不開先進的技術裝備,更需要技術標準的引領和支撐。標準化工作應與紡織機械行業的發展密切結合,緊跟行業產品結構調整的步伐,起到促進紡織機械行業技術創新與規范行業競爭的作用。
李毅表示,“十三五”期間,將進一步完善和優化紡織機械標準體系,根據行業創新發展和市場需求及時更新標準,重點開展新型紡織裝備的關鍵技術標準研制,對已不適應技術發展和市場需求的標準進行清理。在跨領域新技術標準方面,開展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的制定工作。同時提高標準制定修訂水平,促進行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增強紡織機械行業的國際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