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學區房為何這么貴?
“為什么學區房越來越貴?”這是近幾年網絡上的一個著名問題。
近些年,學區房的價格確實在不斷攀高,那么,學歷是否也在同步升值?
BOSS直聘研究院數據顯示,2020年春招季,應屆生崗位的平均招聘薪資為5838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4.1%。這還是求職人數增加、企業招聘規模下降的結果。
歷史數據顯示,多年來,我國應屆畢業生的平均薪水一直呈上漲趨勢。盡管始終不乏“逆襲”的個案,但一個基本的現實是,博士生的平均薪水高于碩士生,碩士生高于本科生,本科生高于??粕M瑫r,985、211等名校畢業生的平均薪水,要高于同等學歷下的普通高校畢業生。
這促使很多學子選擇持續進修,從而獲得更強的競爭力。2019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834萬,創歷史新高。同年,我國研究生的報考規模為285萬,招生規模為72萬,同樣為歷史新高。
由此看來,真正的現實是,高學歷可能不再是稀缺品,但為獲取高學歷而付出的成本,卻有增無減。社會競爭帶來的學歷焦慮,同樣與日俱增。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學區房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學區房的誕生,是優質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果。多年來,這種現實一直存在。在“就近入學”原則確定之前,大多數城市實施“擇校入學”。即選拔優秀的畢業生,集中進入經費投入大、辦學條件優、師資力量強的重點學校。
擇校入學雖然有助于集中選拔人才,但不利于教育公平,容易強化應試教育導向,同時還會滋生腐敗。過去,在幼升小、小升初過程中,存在不少通過各種關系入學的現象。放在那個年代來看,很多家長為此付出的成本并不低。
就近入學能在很大程度上減少尋租空間,但短期內,要改變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現實也不容易。由此,很多隱性成本變得顯性化,并集中表現在學區房的價格上。
學區房的價格上漲,還與我國城市化進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近些年,我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城市范圍擴大,經濟體量增長,人口流動加速。人口規模不斷增加,對教育資源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因此,雖然我國教育事業也有很大的發展,但相對于日漸龐大的需求基數,優質教育資源的稀缺性更加凸顯。
在此過程中,房地產市場也在快速發展,很多城市的房價出現倍數增長。由于有著難以替代的附加值,學區房的價格不僅水漲船高,而且往往位于浪潮的最高點。
由此可見,學區房的高昂價格,是由多重因素所促成,而且帶有濃厚的時代烙印。
多年來,教育改革一直在推進,作為一項關乎國計民生的系統工程,距離目標的達成仍然任重道遠。但就影響學區房的關鍵因素而言,實現教育資源的均衡與公平分配,一直作為一個重要目標在不斷推進。
因此,我們有理由對學區房的降溫抱有長期的樂觀心態,但也應該看到,這個過程并不平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