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老矣?銷量降幅增大、新能源車萎靡,陳虹拿什么賭未來?
“今年爭取跑贏大盤。前段時間確實表現不好,我們也希望股東能多鼓鼓勁,不要總潑冷水?!?月11日,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在一年一度的年度股東大會上表示——來自股東方面的一連串犀利問題似乎讓這位“老將”也快要招架不住了。
上汽集團面臨著不小的挑戰。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作為國內規模排名第一的大型汽車集團,上汽在整體市場下行和新冠疫情的影響下未能幸免,今年4、5月份,當部分車企及整體市場開始恢復之時,上汽的表現也相對遲緩。被上汽作為“新四化”之一大力推進的“電氣化”進展也不及預期。
與此同時,外部環境也日益復雜。日前,上汽的重要合作伙伴大眾汽車集團加深了與國內另外一家車企(江淮汽車)的合作,并將其在江淮大眾中的持股比例提升至75%,欲將一系列新能源汽車產品導入其中。作為上汽大眾的中方股東,上汽面臨著大眾集團新能源產品導入受限的風險。
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的高管們表示,從最新的數據來看,上汽情況有所好轉,隨著接下來自主品牌煥新、合資品牌推出新品(如大眾MEB工廠投產),集團有信心在今年穩住市占率。
陳虹強調,上汽和大眾已經合作了數十年,上汽大眾未來仍會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他表示,未來五年雙方將再投資1400億元,瞄準新能源和智能網聯的轉型方向。
“大哥”的壓力
上汽集團今年壓力重重。受疫情影響顯著的一季度,上汽集團累計銷量67.9萬輛,同比下降55.71%。不過,同樣受疫情影響,一汽集團、長安集團和東風集團銷量下滑分別為22.56%、32.12%和46.36%——上汽集團作為“大哥”降幅最高。
國內疫情逐漸恢復后,4、5月份陸續有車企銷量重回增長軌道,而上汽直到最近的5月,銷量還沒有轉正。數據顯示,今年5月,上汽銷量47.3萬輛,比去年同期的48萬輛仍差一些。
陳虹坦言,疫情對上汽的沖擊大于其他企業,因為上汽的經銷商數量比其他車企多得多,有7000家左右,因此恢復起來相對較慢。另外,上汽在武漢也有重要的生產基地,這也影響了公司的表現。
不過他同時表示,當前業績已經呈現出一些積極因素,例如銷量環比增長較高,高于市場整體;零售端銷量增長顯著(1-5月零售銷量比批發銷量高出23萬輛,庫存顯著下降);再例如,如果僅從國內銷量看,5月上汽也實現了同比0.3%的正增長——從全年來看,仍然有信心跑贏大盤。
對于旗下的銷量主力上汽大眾,陳虹承認上汽大眾的銷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擠壓,但單從旗下的大眾品牌來看,仍是國內市場份額最高的品牌,并且上汽大眾的新能源汽車工廠MEB工廠將在10月份投產,新產品上市后預計會進一步改善公司的表現。
另一家合資公司上汽通用,陳虹也表示在三缸發動機切換成四缸發動機之后,旗下車型如英朗,上個月的銷量已經增加明顯。
自主品牌方面,曾經掌管上汽乘用車的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表示,公司上一輪的產品投放始于2014年,2019年銷量下降也是因為正好處于這一輪產品投放的生命末期,而實際上從下半年開始,隨著新的產品加上原有產品的改型上市,自主品牌的銷量也在逐漸提升。
王曉秋表示,新一代產品的用戶訴求和以前不同了,以前可能是看“心”,現在則是看“臉”,榮威和名爵也在這些方面進行了改進。此外,自主品牌也在通過進入成熟市場做品牌,去年,名爵HS和純電動名爵EZS出口歐洲,是把品牌“打上去”的關鍵舉措。
新能源時代的機遇
新能源汽車是傳統汽車行業轉型升級的機遇,不過上汽集團在該領域的表現也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去年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18.5萬輛,僅占整體銷量的2.9%,銷量規模不及比亞迪等車企,在近期的新能源車型銷量排行榜中,上汽旗下車型也未能排入前十。
此外,上汽也以新能源汽車作為品牌升級的發力點,曾推出定位頗高的Marvel X,不過Marvel X的市場銷量并不突出。王曉秋總結主要是造型做得差,他坦言之前對新能源汽車的造型理解還是偏保守,沒有接受前臉“無臉化”,但沒有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車主其實是有彰顯與眾不同的需求。
今年,上汽乘用車推出新能源汽車中高端品牌榮威R標,并通過全新的車型Marvel R與用戶見面,希望再次沖擊品牌高端化。值得一提的是,Marvel R上將繼續配備全新的智能網聯功能,打造具有科技感的電動汽車。
在合資品牌中,大眾的電氣化進程將在今年加速啟動。陳虹表示,去年年底,大眾的MEB工廠已經建設完畢,今年四季度(10月份左右)將會投產首款產品。21世紀經濟報道此前了解到,改款產品將是大眾ID系列的一款新品,且投產時間早于一汽大眾,這或許會為上汽大眾的電氣化進程贏得先機。
智能網聯與電氣化相伴相生,是新能源汽車的顯著標簽。引領這一潮流的特斯拉近日市值已經問鼎全球車企,對此陳虹表示理解?!皬馁Y本市場看,特斯拉不是汽車公司,而是高科技公司,始終把自己定位在高科技的、互聯網性質的、軟件特征的公司,這也是汽車行業轉型的方向,特斯拉占了先機?!标惡缰赋?,像豐田、上汽這樣體量的汽車集團,整體轉型成一家科技公司,幾乎是不太可能的,但車企集團會在內部打造科技板塊,集成方方面面的科技積累,把新的技術快速落地,“現在我們的新技術落地還是比較慢,關鍵是要加快落地的速度。”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