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人“吊牌經濟”難持續
近兩年,隨著國潮崛起,一大批傳統國貨品牌煥發新生機,但也有國貨品牌走向了“吊牌經濟”——當你上網搜索“南極人”時,會發現除了內衣,食品、男裝、女裝、家紡、居家日用品等也有。以至于有網友調侃: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萬物皆可“南極人”。官網顯示,2008年,“南極人”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對這種模式,消費者和專家怎么看?
只要商家肯付授權費
萬物皆可“南極人”?
南極人是賣什么的?結果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記者在京東商城、淘寶上搜索“南極人”,發現了多種商品,既有內衣、服裝、家紡等,還有居家日用品、電扇、熱水壺以及各種食品。此外,記者看到,南極人不同的品牌有各種不同的“旗艦店”,此外,官方店、企業店、專賣店、直銷店、自營店、工廠店令人眼花繚亂。
記者查詢A股上市公司南極電商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稱:為進一步擴大品牌知名度,公司著重宣傳南極人的新定位,即“我的家庭品牌”,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南極人的產品已涵蓋內衣、男/女裝、母嬰、戶外、箱包、鞋品、家紡、小家電等家庭生活所需的諸多方面,提升消費者對南極人品牌的認知度。公司在多場景進行品牌推廣。報告期內,公司贊助了天貓“雙十一”晚會,同時投放了高鐵廣告。公司將在南極人品牌的形象升級、廣告、跨界營銷等方面持續投入,打造中國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國民家庭品牌。
南京市民郭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在網購時,經常看到各種南極人廣告跳出來,得益于它的知名度,自己買過南極人童裝、內褲、保暖內衣、打底褲等多款商品,竟然不知它還賣食品。當得知“南極人”賣吊牌時,她表示出乎意料,“雖然質量都不錯,但以后應該不會再購買。”
投資者建議
“南極人”品牌創立已22年
2008年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
有報道稱,從2008年起,南極人直接砍掉工廠和經銷商,只做“品牌授權”生意。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查詢南極電商官網發現,公司發展歷史中提到:2008年,打破原有格局,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
除此以外,公司發展歷史的重要節點還包括:1998年,上海南極人紡織品發展有限公司成立,自營模式,產銷一體化。“南極人”品牌創立。2008年,打破原有格局,開啟品牌授權商業模式。2010年開啟電商服務。2012年,開啟NGTT(南極人共同體簡稱)商業模式,打造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鏈。2015年上市。2016年,收購卡帝樂鱷魚和經典泰迪,與PONY開展品牌合作。2017年收購時間互聯,打造新的增長極。
公司官網的“主營業務”欄是“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具體介紹包括:“品牌綜合服務及經銷商品牌授權服務即公司向授權供應商、經銷商提供品牌授權及綜合服務,分別收取品牌綜合服務費、經銷商品牌授權費。公司根據授權供應商、授權經銷商需求及業務發展需要向其提供資源整合、數據賦能、研發設計、質量管理、流量管理多項有效的服務,提升合作伙伴的經營能力和盈利水平。”
營業收入構成,品牌授權年收入13億元
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投資者提醒“品牌延伸陷阱”
記者據Wind查詢公司2019年年報發現,公司2019年營收約39.07億元。營業收入構成中,31.76%為品牌綜合服務業務,金額約為12.4億元;1.68%為經銷商品牌授權業務,金額約0.65億元。品牌授權相關營收合計約為13億元。對此,有媒體稱之為靠“賣商標”一年收入13億。
對公司的這種模式,各界評價如何?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查詢深交所“互動易”平臺發現,6月28日有網友表示,自己是公司的投資者,對公司的商業模式非常看好,但也提醒公司,南極人這個品牌在內衣品類擴充sku(庫存量單位)沒有問題,但隨著公司發展,公司逐步將品類擴展到小家電,甚至洗衣機,“這種品牌搭便車可能掉入品牌延伸陷阱,傷害自身品牌,建議公司不同品類可以打造新的品牌來發展。”對此,6月29日,公司回應稱感謝建議,并將轉呈公司管理層。
專家點評:“吊牌經濟”不可持續
還有許多國貨馳名商標這么做
這種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丁宏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品牌不是虛無的概念,任何成功的品牌,其背后都有著實體經濟、產品、技術、質量、標準等要素的長期穩定支撐。脫離了這些,只是利用無管控授權榨取超額利潤的“品牌”沒有長久的生命力,其商業模式不可持續。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對記者表示,南極人這種玩法是很有“生意頭腦”,但是不可持續,這也是這些品牌頻現質量問題的原因所在。
宋清輝進一步指出,國貨馳名商標這種做法等于自砸招牌,等同于飲鳩止渴,難以長久。據了解,當前這么做的國貨品牌有很多,例如恒源祥、太子龍、稻草人、卡帝樂鱷魚、貓人、北極絨、大嘴猴、雅鹿等。
“在國外大品牌的四面夾擊下,國貨品牌的唯一出路就是依靠創新制勝,并用好口碑征服消費者。”宋清輝說,近年來包括大白兔奶糖、李寧等老字號都在時尚化、年輕化方面發力,全線突破,以努力適應消費者需求。在產業轉型升級以及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不少“老字號”品牌通過跨界創新,以獲得新的利潤空間。原標題:【視頻】國貨品牌的“吊牌經濟”:工廠早就“停產”,靠“賣商標”南極人一年收入13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