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決戰前夕,阿里內部賽馬:林小海空降大潤發能否破局?
高頻、剛需、市場大。生鮮電商的三個關鍵詞,讓這一賽道在今年硝煙彌漫。而隨著線上買菜的消費習慣不斷被強化,線下賣場不可避免走向低迷。
5月11日,根據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發布的截止至2021年3月31日的年報顯示,收入、毛利以及同店銷售等多項數據都在下滑。公司15個月的銷售商品收入為1200億元,同比減少了21億元,同店銷售增長為-1.8%。
這一現象并非孤例。永輝超市在4月29日發布的一季報也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同比下滑9.99%,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下降98.51%。此外,2021年首季,永輝超市七大區市場毛利率平均下滑近4%。各類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的迅速崛起,對線下賣場形成了巨大的沖擊。在此背景下,阿里巴巴旗下的各子業務也在尋求變量,無論是大潤發還是盒馬鮮生,都必須調整策略。
“中潤發的模式已經走通,接下來會圍繞大潤發周邊50公里區域,進行中潤發的高密度展店。今年中潤發的開店目標是30-50家門店,聚焦偏年輕一點的客群。”高鑫零售CEO、大潤發董事長兼CEO林小海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透露,未來并不會加入價格戰,通過燒錢實現業績增長的做法不可取。
事實上,作為新零售業態,定位在中型超市的中潤發,與盒馬鮮生的定位也有一定雷同,而天貓超市前置倉也在五一期間落地上海。賽馬機制下,到底何種方式會勝出?
而據業界消息稱,叮咚買菜、多點DMALL、美菜網等平臺已經在籌備IPO事宜。盡管沒有確切的進程,但對于生鮮電商來說,資金儲備無疑是勝負的關鍵變量。
多賣場并行
就在高鑫零售發布財報的同時,還宣布了林小海接任CEO的消息,而原大潤發創始人黃明端退休辭任,這被外界解讀為阿里全面接管大潤發。林小海于2016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并擔任副總裁,負責零售通業務。
在行業的瓶頸期接棒,林小海打算怎么做?“過去的一年,疫情加速了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線下原有的競爭更加激烈,新業態則快速崛起。以前電商影響的都是百貨紡織類商品,這一波社區團購影響的是快銷和生鮮類商品。而生鮮類目是大賣場來客的核心吸引力。尤其在三四月份,整個行業是面對著巨大的挑戰,大潤發也不能幸免。”林小海解釋稱,線下門店仍然是核心資產和核心競爭力,業績從五月開始已經回暖。
為了改變傳統商超業態落伍的情況,大潤發也在傳統業態外嘗試面積在不超過5000平方米和500平方米的“中潤發”、“小潤發”。根據林小海的計劃,最終將達到大、中、小潤發同時存在一個城市,服務不同顧客。
財報顯示,高鑫零售旗下共計490家大賣場、6家中型超市及32家小型超市。
不過,大賣場線下零售的用戶流失,已經成為行業共同面臨的困境,尋找線上流量尤為重要。高鑫零售在財報中提到,B2C業績通過淘鮮達和天貓平臺增長約64%,全年B2C業務客單量同比增長60%,一小時達業務2021年一季度的店日均單量近1100單,較去年同期增長超40%。
合圍“生鮮”
今年以來,阿里巴巴在生鮮電商的動作頻頻。4月29日,天貓超市啟動了上海生鮮倉。據天貓超市生鮮采購負責人張賀峰介紹,上海生鮮倉主要采購三類商品:牛肉、豬肉這類廚房基本食材,以及部分進口水果和本地瓜果蔬菜。從效率上看,最快可以在一小時送到家。
去年10月14日,天貓超市宣布,小時達服務已覆蓋全國483個城市。前述相關負責人透露,以往的小時達服務覆蓋的483個城市,但不包括生鮮品類。上海生鮮倉開倉后,小時達可以配送的品類更多。除了上海以外,廣州、北京、沈陽、深圳、鄭州也建成了生鮮倉。
目前,在上海市內提供生鮮一小時達的平臺,已經包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盒馬鮮生、美團買菜,競爭頗有愈演愈烈之勢。一般來說,前置倉屬于資金密度型投入,也是重資產模式,大倉到前置倉以及最后一公里的履約成本較高,且一般前置倉沒有線下門店,缺乏流量入口。
但要想與線下模式競爭,就必須在冷鏈物流、倉儲、供應鏈管理等方面加強成本投入。阿里如此眾多的業務布局,對于大潤發來說意味著什么?是競爭還是合作?
“大潤發與天貓超市、淘鮮達、餓了么等阿里的業務都是強合作關系,并作為商戶入駐。而與盒馬之間也沒有明顯的競爭,大潤發定位在大眾客群,而盒馬鮮生偏中高端客群。天貓超市的一小時達,我們通過共享庫存來提供這個服務,這是B2B供應鏈的范疇。”林小海透露,即使在盒馬鮮生發展最快的上海市,大潤發的業績也沒有下降,基本上能夠持平,而且保持了較強的盈利能力。
目前,大潤發線上業務占比達到24%,年度GMV將近300億元,其中有50%來自于生鮮品類,這意味著大潤發的生鮮年GMV近150億元。但是,這一體量與主攻生鮮的社區團購相比,仍然還處于較低的位置。
摒棄價格戰
春節之后各社區團購巨頭紛紛確立了2021年的目標:美團優選將年GMV鎖定在2000億,并將沖擊5000-6000萬/天的單量;多多買菜2021年的GMV目標則是1500億;橙心優選為1000億,興盛優選則為800億左右。
社區團購已經成為紅海賽道。林小海離任零售通后,阿里將這部分的業務交至合伙人之一的戴珊手中,成立了MMC事業群。雖然外界將其解讀為阿里巴巴社區團購的新業態,但阿里內部認為二者有本質區別。
“主流社區團購是傾銷模式和盲盒模式,多數玩家砸錢灌流量搶訂單,依然停留在有限商品基礎上的以采定銷,實際上仍是通過低價傾銷的賣貨邏輯,去低品質庫存的下水道。MMC不是賣貨邏輯,而是要打造以銷定產和以銷優產的系統,致力于定制化生產和訂單農業。”一名接近阿里巴巴的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MMC模式聚焦中國600萬夫妻老婆店,有專門的營業場所、更專業的商品管理能力,其確定性優于團購。
無疑,阿里新零售在2021年的重點是發力近場、即時的電商形態。林小海也提出,零售行業靠燒錢無法長久,不會去參與社區團購的價格戰。目前,大潤發的社區團購分為自營的“飛牛拼團”、驛發購,以及和阿里巴巴MMC協同的相關業態。
值得注意的是,大潤發已經開始為MMC事業群提供供應鏈服務,而盒馬鮮生旗下的社區團購業務盒馬集市已經被劃至MMC事業群。
“大潤發確實是阿里巴巴現在布局新零售的重要棋子,畢竟盒馬這么多年來還一直處于虧損中,而高鑫零售在2020年的凈利潤做到了28億多,兩者之間的發展路徑完全不一樣。”一名生鮮電商行業人士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認為,即便阿里巴巴內部采取了多個業務并行的方式,但是彼此之間還談不上競爭,更多是去搶占外部的市場份額。
而整個生鮮電商行業,正處于資本混戰中。5月12日,總部位于上海市的電商平臺叮咚買菜宣布,公司完成3.3億美元D+輪融資。而在4月6日,叮咚買菜已經完成7億美元的D輪融資。截至目前,叮咚買菜D輪累計融資金額達10.3億美元。業界消息稱叮咚買菜、多點DMALL、美菜網等平臺已經在籌備IPO事宜。盡管沒有確切的進程,但對于生鮮電商來說,資金儲備無疑是勝負的關鍵變量。
因此,尋求自我造血是未來的必然選擇,燒錢也無法持久。對于阿里巴巴來說,降低創新業務的虧損,回歸商業本質,將是未來的目標之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