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如何設立一個金融機構?廣東自貿區67條管理措施詳細指路
今年,廣東自貿試驗區4歲了,創新的步伐越邁越大。
4月25日,由南方財經全媒體集團主辦、中國自貿區信息港承辦的廣東自貿試驗區四周年發布會上,《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金融服務業對外開放指引(2019年版)》(簡稱:《指引》)首次公布。
如何在廣東自貿試驗區設立一個金融機構?外資拿著這份《指引》便可找到準確路徑。
這也是營商環境改革最新探索。掛牌4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共形成456項制度創新成果,按第三方機構評估,目前廣東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全球模擬排名32位。
對港澳有更優惠開放措施
廣東自貿試驗區發布的《指引》以正面列表形式,列明銀行、證券、基金、期貨、保險、金融租賃、融資租賃以及貨幣經紀公司、財務公司等14類金融類企業的股東機構類型要求、股東資產規模要求、股東經營業績要求、股權結構限制、業務范圍、設立程序等67條管理措施。
其中,包括外資投資設立金融機構(市場準入限制)和外資準入后業務管理(國民待遇限制)等內容,并基于此增加了一系列詳細正面管理措施,內容極為豐富。
《指引》提出,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設立多家分行的,如管理行已獲準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可授權其他分行開辦衍生產品交易業務;允許融資租賃公司設立子公司,不設最低注冊資本限制等。并且,這些管理舉措均列明有關國家政策文件依據。
《指引》還增加了許多廣東自貿試驗區特色化內容,比如明確簡化廣東自貿試驗區內機構和高管準入方式。
通過對CEPA及其補充協議的梳理,這份《指引》中還設置了諸多對港澳更加優惠的開放措施。比如明確澳門銀行在橫琴設立分行或法人機構,提出申請前一年年末總資產不低于40億美元;支持港澳的保險公司參與和分享內地保險市場的發展,支持符合資格的港澳保險業者參與經營內地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業務等。
為何要如此詳細地列明管理措施?
廣東省自貿辦制度創新處處長王濛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舉旨在為外資進入廣東自貿試驗區金融服務業提供更清晰指引。盡管當前國家層面放寬了外資進入金融業的限制,但從實踐層面來看,這遠遠不夠,外資在進入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現實操作問題。
“金融業開放比較復雜,光外匯管理就涉及兩百多項法律法規。”王濛說,因此需列明諸多必要條件、資格和程序等,增強透明度、清晰度和實用度。
“金融開放是一項系統性業務,不能以過去貿易的模式推動。”深圳市前海創新研究院秘書長諶鵬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外商投資法實施后,我國還將有諸多與之相關的宏觀政策出臺,但落地是關鍵,這就需要更多類似的頂層與基層聯動探索。
營商環境全球模擬排名第32
4年來,廣東自貿試驗區形成了456項制度創新成果,并向全國復制推廣33項,向廣東全省復制推廣102項,并發布92個制度創新案例。
從創新類型來看,廣東自貿試驗區實際已經在多個領域實現探索,包括形成投資貿易便利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金融開放創新案例等15個最佳案例。
例如,前海的“前海鷹眼系統”,作為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技術在全國自貿試驗區范圍內首次運用。該系統去年實時監測了近6萬家前海金融類企業的網絡輿情,針對87家機構形成風險監測報告,協助深圳市金融辦開展271家機構的核查。
“2018年,南沙口岸申報平行進口整車約1.4萬輛、貨值7.8億美元,分別增長近五成,一下躍升為全國第二大平行汽車進口口岸。”4月22日,廣州南沙區口岸工作辦公室主任羅建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是制度創新的結果。
在南沙口岸創新的“進口汽車便利通關及保稅展示交易新模式”下,到港車輛可立即上線檢測,實現全過程視頻監控,而汽車檢測效率也提高了三倍,實現當天檢驗、當天擬證、當天放行。
正是因為制度創新,廣東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有極大提升。按前海創新研究院發布的跨境金融指數,截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前海跨境金融指數為5557.03,同比增長6.94%。此外,2018年廣東自貿試驗區投資便利化指數較基期2014年提升了55.9%,而貿易便利化指數較2017年(基期)提升了17.9%,均有顯著提升。
第三方評估機構畢馬威發布的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營商環境評估分析報告顯示,按世界銀行指標體系進行模擬,廣東自貿試驗區營商環境便利度分數為77.31,全球模擬排名32,其中開辦企業、獲得電力和執行合同三項均進入全球前十五。
營商環境優化也帶來了看得見的效果。2015年4月至2018年底,廣東自貿試驗區內累計新設企業25萬余家,實際利用外資年均增長28.3%。2018年廣東自貿試驗區內固定資產投資達1283.25億元,稅收收入680.42億元;外貿進出口9026.7億元,占全省12.6%。70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廣東自貿試驗區內投資設立了309家企業,吸引79家總部型企業。
不過,廣東自貿試驗區的納稅和辦理建筑許可等指標在模擬排名中較為靠后,這表明廣東自貿試驗區的營商環境改革仍有短板。
當天多份報告也建議,廣東自貿試驗區要深化簡政放權,推動政府治理創新,營造國際化、市場化和法治化營商環境。比如,應建立省級涉企政策“一站式”網上發布平臺、優化再造政務服務流程、破解制約要素流動障礙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