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盛宏業困境的折射:中小房企難關將臨
近日浙系房企三盛宏業傳出項目停工的消息。
今年9月,三盛宏業被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依據北京市長安公證處做出的(2019)京長安執字第228號強制執行公證,將其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過3.98億元。隨后,三盛宏業在杭州開發的頤景御府被發現已停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聯系到接近三盛宏業董事長陳建銘的知情人士,其表示,公司目前沒有計劃就公司整體情況對外發布任何信息。
閩系房企福晟集團在坊間也曾出現若干不利傳聞。但11月1日,福晟集團在官方微信上發布澄清公告,稱此前關于公司“申請破產被駁回”“裁員50%”等傳言均為不實消息,公司從未向政府有關部門提交破產申請,也并未裁員50%,目前處于正常經營中。
據人民法院公告網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有408家地產商被法院裁定實施破產清算。同策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宏偉分析認為,調控收緊,首先對房企周轉速度產生影響,比如過去有不少房企,以收并購方式拿的地塊存在問題,在處理上沒有過去順暢;其次房屋銷售速度下滑,導致房企無法維持現有的運營狀況。張宏偉認為,中小房企融資困境是目前業內亟待解決的普遍問題。
小房企的困境
9月24日,三盛宏業債務違約被納入征信系統。9月26日,陳建銘和上海三盛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分別持有的三盛宏業4.154億元股權及2億元股權,被上海市閔行區人民法院凍結,凍結期限3年。
9月30日,三盛宏業持有的上海頤致投資管理有限公司1億元占100%的股權被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凍結,凍結期限3年。9月下旬,三盛宏業有意以17.5億元轉讓上海外馬路一線江景的總部大樓,尚未成交。10月,陳建銘和他的三盛宏業作為被告,至少還有4個案件將等待開庭,涉案金額數億元。10月17日,經陳建銘簽發,成立三盛宏業集團臨時監管小組。未經審批、授權造成資金資產流失的,一律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三盛宏業今年9月開始受到業內關注。上述三盛宏業知情人士坦承資金緊張,并透露,東方資產或將參與解決短期資金問題。記者通過第三方信源獲悉,東方資產曾經給予三盛宏業大量貸款,一旦這家企業進入資產重組,其對三盛宏業資產處置應該有話語權。
福晟集團旗下地產上市公司平臺福晟國際,今年股價大幅下跌,裁員、拖欠員工工資等傳聞喧囂塵上。福晟方面否認大面積裁員,但有的項目即將完結,卻沒有后續項目跟上,人員分流是正常做法。
10月31日,記者實地探訪福晟集團位于上海前灘的住宅項目,該項目施工現場一切如常。根據項目進度規劃,該項目將會在今年年底之前,完成各項驗收并竣工備案,計劃明年2月底交房。
福晟集團自收購福晟國際這一殼公司以來,僅向福晟國際注入了長沙幾個房地產項目,大部分項目放在了集團。福晟集團主席潘偉明夫婦在今年9月還將所持福晟國際56.45%的股份,無償贈予他們的兒子、二代接班人潘浩然。
此前兩年在福晟集團出現頻率較高的“飛虎隊”(即拿地投資部門),自2018年起開始淡出。來自第三方機構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福晟集團在福州大本營以銷售規模74.24億元排名第二,2018年僅以48.84億元排名第十,2019年上半年以50.67億元排名第十。
三盛宏業與福晟國際面臨同一個問題:負債率高企。截至2019年6月30日,三盛宏業有息負債269.5億元,占總負債63%;其中一年內的短期負債就有138.11億元,短期償債壓力巨大。福晟國際凈資產負債率則超過130%。
有業內人士指出,與此前出現風險問題的浙系房企類似,三盛宏業受困于多元化失敗,三盛宏業近年涉足科創及大數據、海洋投資等,均沒有給房地產主業帶出效益。融資不暢+大本營福州銷售不暢,則可能是導致福晟集團出現資金偏緊的主要原因。
資金羅生門
三盛宏業并非個案。早在今年6月,銀億因為債務違約,已向寧波法院申請破產重整。據機構統計數據,這家房企在2016年銷售收入達652億元,總資產接近800億元。
2018年下半年以來,不少城市房屋成交清淡,房企現金流減弱,部分中小房企發展停滯,有的則因資金問題陷入困境。
張宏偉認為,繼5月銀保監會發布23號文整治房地產融資亂象以來,房企融資渠道持續收緊。與此伴隨,房企融資成本明顯分化,部分信用等級高的頭部和主流房企,融資成本維持低位,但部分負債率高、流動性緊張的房企,融資成本不斷走高,有的發債利率超過15%。
來自同策咨詢研究院報告顯示,今年三季度40家典型房企融資總額為1937.73億元;其中,二季度1733.21億元,一季度2458.09億元。銀保監會23號文(5月份)后,房企融資大規模縮水。泰禾集團融資金額超200億元,其中有兩筆美元債利率在10%以上。
記者咨詢部分金融機構后獲悉,今年9月以來,信托融資額度受限、房地產基金備案趨緊,房企忙于尋找其他融資通道。但在市場銷售流動性下滑的情況下,房企尤其是中小房企的現金流緊缺局面一直沒有打開。
在銷售未能好轉,融資通路收窄的雙重夾擊下,部分中小房企的危機正在到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