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滬高鐵刷新A股IPO最快審核紀錄 11月潛在IPO規模850億
京滬高鐵刷新了A股IPO有史以來的最快審核紀錄。
11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多位投行人士處獲悉,當日第一家上會的京滬高鐵正式通過發審會審核。
這意味著,從10月22日申報至今,京滬高鐵的發審周期僅僅用時23天,一舉超過去年由富士康創下的36天紀錄。
上述接近監管層人士向記者透露,京滬高鐵的后續發審流程還將保持超高速進度,其最快有望于11月15日獲得首發核準批文。
在業內人士看來,京滬高鐵的閃電過會是IPO審核效率提高的一個橫切面,但考慮其申報前期已進行充分論證溝通,如此之快的審核周期在業內仍然難以輕易復制;同時,鑒于京滬高鐵可能帶來較大的發行規模,其對市場情緒可能產生的影響也被機構高度關注。
新的紀錄
京滬高鐵的IPO進度勢如破竹。
11月14日中午,多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證實,京滬高鐵已于當日的IPO發審會上獲得了通過。
“京滬高鐵過會了,是今天上午發審會第一家過會的公司。”11月14日,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透露,“從程序上并沒有遇到什么阻力,和市場預期基本一致。”
在此之前,IPO審核的最快紀錄由去年上市的富士康保持。
去年2月份,富士康在獨角獸綠色通道政策支持下,突破種種潛在障礙快速走完IPO審核程序,從上報材料到過會僅僅用了36天,合20個工作日,而此次京滬高鐵較富士康少了整整13天。
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處獨家獲悉,京滬高鐵完成過會后,最快有望于11月15日獲得首發批文。
“前期溝通已非常充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過會的第二天就能下批文。”上述投行人士坦言,“這個進度如果能夠達成或接近,那么京滬高鐵也將進一步創下從申報到拿批文的最短審核時間紀錄。”
京滬高鐵若批文也實現快速下發,則將大大超出此前的IPO發審紀錄。此前最快過會的富士康項目中,雖然富士康從申報到過會僅用時36天,但其從過會到獲得首發批文整整相隔2個多月。
之所以有望達成如此之快的發審效率,與京滬高鐵及投行與監管部門、中國鐵路總公司、地方政府等多個相關方對項目方案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探討和充分論證不無關聯。
“市場上看到這個項目過會得很快,其實大量的工作和投入都是在輔導階段發生的,當時這個項目溝通了很長時間,尤其是在融資方案上,遲遲無法得到確定,而且還需要層層報批,所以前期磨了比較久的時間,這也是京滬高鐵能夠如此快過會的前期代價。”一位接近京滬高鐵的投行人士透露,“加上這個募資收購的項目又是虧損的,市場中可能也有爭議。”
“從比一般項目更久的輔導期也能看出來,這個巨無霸的項目并不好做。”該人士坦言。
記者從IPO審核的進度來看,通常項目的輔導期為3-6個月,但京滬高鐵從今年2月底就披露了輔導期材料,但直到10月22日才正式報會,期間間隔長達近8個月。
IPO巨量來襲
京滬高鐵過會后,市場后續面對的則將是其巨量的發行規模。
據招股書披露,京滬高鐵計劃發行75.57億股,發行后總股本達503.77億股,發行股份占發行后總股本的15%。
與絕大多數IPO項目將發行比例限定在10%不同,這一超出市場預期的發行比例也讓其潛在募資規模進一步擴大。
若以京滬高鐵2018年的102.48億元歸母公司凈利潤和503.77億元推算,其發行后每股收益約為0.203元。
按照這一每股收益水平、主板IPO的22.98倍市盈率限制以及75.57億股的發行規模計算,京滬高鐵每股價格約為4.66元,則京滬高鐵的最高募資規模有望突破35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可能接下來要迎接的巨無霸IPO項目并不止京滬高鐵一家。
11月28日,已通過證監會核準的郵儲銀行,將按照5.50元的價格發行51.72億股,對應的潛在募資規模將達284.46億元,而11月14日,招股已滿一個月的浙商銀行也啟動了發行事宜,按照4.94元/股的價格發行25.5億股,募資金額達125.97億元。
這意味著,僅京滬高鐵、郵儲銀行、浙商銀行三家IPO公司的合計募資規模就已高達760.43億元。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Wind數據發現,目前還有13家已發行或已確定發行日期的IPO公司將在11月內啟動IPO,累計募資規模達81.24億元,這讓11月份內的潛在IPO規模接近850億元之巨。
如此巨量的IPO規模,也讓近期A股市場情緒的變化被機構所高度警惕。
“市場比較擔心11月份的IPO會給存量資金造成抽血效應,雖然目前整體流動性并沒有出問題,但仍然有可能對投資情緒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北京一家私募機構研究員表示。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