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闖關發審委: 昔日投行貴族借勢突圍
又一家券商股來到了IPO考場門前。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證監會獲悉,包括中銀國際在內的6家公司將在11月28日正式上會。
多位投行人士分析稱,作為持牌券商,中銀國際IPO前夕往往會與監管有較好溝通,因此其順利過會仍然是大概率事件,這也意味著中銀國際有望繼華林、紅塔等券商后的又一家新券商股。
記者發現,雖然中銀國際普遍認定為中國銀行旗下機構,也與中國銀行共享品牌和CI等標識,但在中銀國際的招股書申報稿中,其被描述為“不存在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的情形,而其IPO的獨立性無疑也成為市場關注的考量之一。
亦有分析人士認為,中銀國際作為昔日的“投行貴族”,如今亦需在其他業務領域發起轉型,因此不排除其在上市后可能會通過兼并整合等方式進一步實現后續發展。
IPO上會在即
從行業角度對比來看,中銀國際近年來的業績相對較為穩定。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6年至2019年上半年,中銀國際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8.30億元、30.68億元、27.55億元和15.07億元;同期歸母公司凈利潤則分別為10.66億元、10.69億元、7.06億元和5.04億元。
在股權結構上,持股超過5%以上的股東分別為中銀國際控股、中石油資本、上海金融發展投資基金、云南投資控股與江西銅業,其中中銀國際控股的持股比例達37.14%,而中銀國際控股則是中國銀行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根據招股書的發行人情況介紹,中銀國際為無實控人狀態。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控股股東是持有股本占比超過50%以上的股東,或不足50%仍然能夠依其所持股份享有重大影響的股東。
“中銀國際一直被視為中國銀行旗下機構,中銀國際、中國銀行歷史上本身存在一些內部的人事任命調轉的。”一位接近中銀國際人士表示,“但從名義來看,中銀國際的確也能夠滿足無控股股東和實控人的認定,因為中銀控股的比例還不到40%,而且如果能夠證明公司的治理過程中并未完全被中銀控股所決定,那么也可認定為無實控人和控股股東。”
但在具體的業務關聯上,中銀國際仍然無法完全與中國銀行摘清關系。例如在中銀國際的資產管理業務收入中,來自中國銀行的手續費及傭金收入占比達70%至80%。
對此,證監會也要求中銀國際解釋與中國銀行在這方面的關聯交易問題,說明雙方發生交易的合理性、定價公允性,公司主要業務是否存在依賴中國銀行,是否影響公司業務獨立性等事項。
此外,中銀國際存在租賃中國銀行及關聯方房產的情況、使用中國銀行相關商標的情況也曾被證監會要求補充披露相關交易是否對中銀國際獨立性和資產完整性存在影響。
“中銀的品牌其實某種程度上也被中銀國際所共享了,這個過程中市場難免有關于獨立性的質疑。”一位接近中銀國際的投行人士坦言。
但在其看來,中銀國際的過會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銀行、券商這些持牌機構在IPO申報之前往往就會和監管部門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論證,所以通常申報能被受理,往往問題不大。”上述投行人士表示,“中銀國際的成功過會仍然是大概率事件。”
擴張方向待考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伴隨著IPO發審常態化以及潛在大型項目的紛紛上市,中銀國際作為老牌投行的市場空間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中銀國際以做央企、銀行等大項目著稱的,但很多大項目都已經上市了,中銀國際的這個優勢很快變得無的放矢。”
中銀國際參與的大項目或明星項目的確較多,例如近年來在中國通號(688009.SH)、江蘇銀行(600919.SH)、邁瑞醫療(300760.SZ)等明星企業中,中銀國際都作為聯合主承銷商參與其中。
而自中銀國際成立以來,參與的50億元以上項目就多達11只,其中超過百億的項目有5只,分別為中國中鐵(601390.SH)、興業銀行(601166.SH)、中國電建(601669.SH)、中國一重(601106.SH)和中國通號。
但從項目的絕對數來看,中銀國際逐漸落后于中金、中信、建投等強于投行業務的券商。
以IPO項目為例,中銀國際近年來的投行項目的確在減少。據Wind統計,近5年來(2014年11月26日至2019年11月25日)中銀國際擔任承銷商的項目只有12個,而其中獨立承銷的項目僅有8個。
與之對應的是,如今的中銀國際的收入結構更像是一家傳統券商,據其2018年年報,其證券經濟業務收入占比高達48.43%,資管業務收入占比達31.46%,而投行業務占比僅為6.97%。
“中銀國際有可能突破的一個業務點是國際化業務,比如將優秀的海外機構投資者介紹進入境內市場。”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銀券商分析師表示,“目前資本市場引進來和走出去的進度正在提速,站在中國銀行母行的基礎上,中銀國際有可能會在國際業務上擁有更大的資源稟賦。”
也有分析人士認為,中銀國際完成上市后,有可能通過上市平臺進行行業整合,以此補足自身在其他業務領域的短板。
“中銀國際的‘人設’其實早年就是投行業務,這點和中金公司是類似的,但中金公司通過收購中投證券,并整合為中金財富進行了一些補短板的不足,但目前在中銀國際上還沒有看到相應舉措。”前述券商非銀分析師指出,“當然,不排除中銀國際在上市后通過補充資本能力等動作掀起新的整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