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沉:中高端酒店“掘金”新路徑
下沉三、四線城市盡管并非“一帆風順”,但已然成為中高端酒店發展的新動力源泉。
來自國家旅游局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全國旅游業總收入分別為4.69萬億元、5.4萬億元、5.97萬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5.14%、9.55%。盡管行業整體保持著增長趨勢,但增速放緩成為迫在眉睫的挑戰。而近年來中端連鎖酒店增速遠高于經濟型連鎖酒店。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我國中端連鎖酒店規模增速分別為15.73%、31.43%、32.6%,而經濟型酒店規模增速為7.27%、9.95%、11.2%。中端連鎖酒店規模增速明顯高于經濟型酒店增速。
在中高端酒店江湖之中,一、二線城市市場趨于飽和,三、四線成為市場的主要擴展地。不僅國內酒店集團,國際品牌酒店同樣吹響進軍中國三、四線市場的號角。在這其中,特許經營模式成為高端酒店品牌在中國拓展版圖的主流模式。
洲際、萬豪、希爾頓、雅高、凱悅等外資酒店都選擇開放特許經營權,將國內酒店的人、財、物的管理外包給第三方物業公司。由于酒店自身高端品牌的加持,在選擇物業的時候往往會選擇一線城市的好物業,以給到酒店最好的經營與管理。
但是近幾年,伴隨著一線城市高端酒店的逐漸飽和,能讓國際品牌看得上眼的好物業越來越少,轉戰三、四線再次“擔起重任”。
在加速下沉三四線城市的過程中,連鎖酒店的特許經營模式也同樣面臨著諸多問題——經管理念的差異、人才培養模式區別、三、四線城市本土化挑戰、用戶體驗的權衡等問題都成為中高端酒店下沉路上的難題。
在中高端酒店江湖之中,一二線城市市場趨于飽和,三四線成為市場的主要擴展地。-宋文輝攝
掘金三、四線城市
無論是高端型酒店,還是經濟型酒店都在不斷拓寬業務面。酒店業務方面,高端型酒店“向下”,經濟型酒店“向上”,中高端市場成為集中競爭層面,而酒店版圖方面,無一例外也都在爭奪三、四線城市。
經濟型酒店在經歷了發展的“黃金十年”后,紛紛向中高端市場進軍。以錦江集團為例,其旗下的麗楓酒店、喆啡酒店便是向中高端市場進軍的代表,并在2018年得到了高速發展。而一、二線城市經濟型酒店增量空間越來越少環境之下,經濟型酒店也積極邁向三、四線城市尋求發展。
中高端酒店方面,同樣不會放過下沉市場這塊蛋糕。
酒店集團的高端酒店項目作為大型文旅小鎮項目、知名旅游景區的配套同步跟進。此前即有業內人士表示,對于一些文旅產業較為發達的三、四線城市,高端酒店甚至能起到提升該區域整體價值的作用。此外,考慮到我國各地都有大型高端活動的舉辦,三、四線市場實際對高端酒店的需求也較為穩定。
以洲際酒店為例,截至2019年6月30日,其大中華區422家開業酒店中,約四分之三的酒店位于二、三、四線城市;387家在建酒店中,約90%位于二、三、四線城市。對比鉑濤集團旗下的希爾頓歡朋酒店,其官網顯示,希爾頓歡朋目前在中國有109家門店,其中北上廣深僅有12家,約89%的門店位于二、三、四線城市。
向三、四線城市下沉,其實是發展的趨勢使然。
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酒店在數量規模與檔次上均呈現“金字塔形”——中高端較少,經濟型較多?!?018-2019中國酒店行業發展監測與商業投資決策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酒店行業中高端酒店占7.4%,中端酒店占28.6%,經濟型連鎖酒店占21.1%,其他旅店占41.9%。
而相較于美國等發達國家,這一行業現狀仍有差距。目前美國酒店行業呈現出的是“紡錘形”——高端與經濟型較少,中端酒店偏多?,F在,國內酒店行業架構正從“金字塔形”向“紡錘形”轉變,對于中端酒店需求也更加迫切。
洲際酒店集團大中華區智選假日酒店董事總經理、酒店開業事業部負責人邱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無論是中高端酒店加碼還是三、四線(城市)下沉,這種轉型是大勢所趨。因為消費人群改變了,有越來越多的中端消費人群出現,對于消費升級的需求迫切,因此驅使酒店進行轉型。”
事實上,除了大眾廣為熟知的三、四線城市,一些“網紅”五、六線城市的存量市場同樣有待挖掘。
目前國內有比較多的五、六線城市,通過旅游業來拉動經濟,例如云南、西藏等。這對于酒店行業來說也是一個較大的利好消息。如果交通等基建問題得到解決,當地的旅游需求將大幅增加,進而拉動中高端酒店在當地的布局。
邱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洲際酒店已經開到了一些文旅業較為發達的五、六線城市,例如稻城亞丁、西倉等旅游熱點小眾城市。而未來隨著五、六線城市旅游業的進一步發掘,會有越來越多的酒店進駐。
無獨有偶,鉑濤集團官網顯示,其希爾頓歡朋酒店已經進駐四川攀枝花,“下沉再下沉”成為中高端酒店拓荒的關鍵詞。
本土化挑戰
在下沉的過程中,高端酒店面臨著一系列的本土化問題——酒店統一標準與當地特色服務、價格與當地消費水平適應等諸多難題。
連鎖酒店采用特許經營模式,往往可以依托于大酒店的資源背景,大大減少籌備工作與籌備時間。有業內人士表示,通常一個酒店從簽約到開業,大概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其中運營期、籌備期大概需要六個月的時間。這段時間包括了酒店的建設、從業人員的培訓、管理層人員的培養發掘等。
一些酒店依托于自身幾十年發展的平臺,已經擁有較為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上??铺╇娫垂煞萦邢薰究偛谩⑸虾R金智選假日酒店(洲際旗下)業主許乃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酒店總經理必須要經過培訓,并最終將酒店的標準和理念帶進來。因此確保領頭人認可并深刻執行酒店文化才是最關鍵的地方。部分酒店甚至推出“未來總經理計劃”,針對旅游專業的大學生,在經過5~6年的培養后成為一個酒店的總經理,一定程度上也是保證企業文化的有力措施。
此外,對于國際酒店在華布局,酒店下沉過程中的“本土化”也同樣面臨挑戰。這個“本土化”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價格的本土化,二是服務的本土化。
高端酒店一晚動輒幾千元的費用,還是讓大部分三、四線城市消費者難以負擔。那么在本土化的過程中,高端酒店是否會在價格方面做出讓步,用較低的價格來保證客流量?邱尤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三四線城市的下沉更在于“性價比”,不能僅僅通過價錢決定定位。
他表示,進入低價競爭的困局,實際對當地的酒店行業發展不利。較好的良性競爭模式會讓當地的酒店不斷地做好服務、做好自身品牌,將酒店的“性價比”提高,讓人們覺得這個服務值這么多錢。在這種良性競爭的模式下,酒店的價格可能不降反升,并不會陷入價格戰的惡性循環。
酒店服務“標準化”與“本土化”的權衡也是在下沉的過程中要面臨的問題。
在消費模式上,國外酒店以商務型、度假型消費為主,提供特色餐飲、娛樂健身、文化體驗等服務。而國內的高端酒店一般以會議型、宴會型消費為主,缺少體驗式的消費活動。因此,國內酒店客戶的忠誠度一般不如國際酒店高。
那么,在酒店的文化與提供的餐飲、服務,是按照統一的國際化標準化還是根據當地特色有所調整成為“必選題”。
據邱尤介紹,從品牌標準的角度,會盡量保持一致。
也就是說,確保自身的企業文化不會喪失。在此基礎上,給業主更多的選擇和自由度。比如酒店公共區域的建設,位于市中心的酒店偏向商業風格,而旅游區的酒店偏向自然風,這些都可以交給業主來決定。在酒店設施及餐飲方面,有較為明確標準,例如在酒店內提供哪些文娛服務、提供食物的種類與制作流程要達到怎樣的標準。在這個基礎上,再進行本地化的特色服務。
目前,眾多酒店在下沉的時候經常強調幾年內新開多少家酒店。但其實在下沉的過程中,“質”比“量”更加重要。尤其是特許經營模式下,有眾多資歷不同的業主等著和高端酒店合作,這種情況下對業主能力和擁有資源的篩選尤為重要。在下沉的過程中不能只是簡單地做到“鋪開”,而是要在高速發展、高質量服務中尋找一個平衡點,不能為了數字的好看砸了口碑。
此外,國際品牌入駐中國之后,能夠給中國本土的中端酒店提供一些發展思路。例如,全球會員制度就是國際品牌帶來的優勢。許多國際酒店的會員都是全球通用的,這樣對于客戶來講,在國內外差旅的時候更會選擇連鎖品牌。對于外國客戶來講,他們在中國同樣會選擇連鎖品牌的酒店。許乃強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國內的智選假日酒店有10%~20%左右的客戶為外國客人,與會員制有較大關系。
連鎖化尚遠
但在中高端酒店市場,盡管供給總量基數較高,對比海外市場,卻仍處于較低的發展水平,這其中很大因素來自連鎖化程度較低。
對于發達國家的酒店行業而言,由于普遍起步較早,歐美地區的連鎖酒店行業發展較為成熟。STR(Smith Travel Research)數據顯示,早在1990年,美國酒店行業的連鎖化率已經達到了46%。2016年以后,美國酒店的連鎖化率則高達70%左右。目前我國酒店行業的連鎖化率僅為20%左右。這不僅相比于美國差距很大,就是相比于亞太地區近50%的連鎖化率也還有較大差距。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宏觀經濟環境穩定,酒店行業供給出清力度不及美國;二是國內消費者品牌意識較為薄弱,單體的酒店加盟知名連鎖酒店動力不足。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酒店的品牌將成為酒店消費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這也將帶動國內連鎖酒店的發展。酒店深知這一點,因此目前眾多酒店都在砸錢打造會員系統,在其中添加積分、優惠等會員權益,就是為了增加用戶粘性。這樣客戶到了外地甚至是國外,也更可能選擇連鎖酒店品牌入住。
反觀單體酒店,由于缺乏品牌競爭力與缺乏統一的管理,在市場變革中呈現出“弱、散、差”的特點。單體酒店由于獨立地分散在各個地區,缺乏跨區域拓展市場空間的動機和條件,導致抵抗風險能力較弱,容易在市場變革中被淘汰。
目前,國內的連鎖酒店發展呈現出三足鼎立的狀況。首旅如家、華住、錦江三家集團穩居國內連鎖酒店行業前三。而市場存量方面,低端領域已經飽和,中高端領域將成為未來連鎖酒店的主戰場。
此外,未來連鎖化趨勢或將更加細分化。例如目前情侶酒店、電競酒店等主題酒店初現端倪。鉑濤集團近幾年推出的希岸酒店,便是將核心客戶群體定位于新時代女性,提供SPA、美甲等更加傾向于女性的服務。業內人士認為,展望未來,將有更多細分的酒店產品出現,滿足不同客戶群體的差異化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