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創星米磊: “新基建”是當前投資最大的機會
近期,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備受市場關注。早期投資機構中科創星,則提前預判其中的投資機會,并多年來布局在相關領域的投資中。
“就像前幾年的互聯網投資和移動互聯網投資那樣,新基建可能會引起創投行業持續五年以上的一股投資熱潮。這是當前環境下,最大的投資機會。”4月14日,中科創星創始合伙人米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專訪時說。
在新基建推進過程中,政府起主導作用,移動、聯通、電信、國家電網以及銀行等央企,也都會參與其中。而對早期VC機構來說,主要還是投資其中的關鍵核心技術。
中科創星始終關注人工智能和信息產業由“電”到“光”的跨越,沿著信息的傳感、計算、傳輸、存儲、顯示完整鏈條,布局了大量光學企業。如今,這些企業有望在新基建熱潮中迎來增長紅利。
新基建將帶來升級版信息高速公路
米磊認為,過去幾十年里,中國的鐵路、公路等傳統基礎設施已經基本修建完畢,它促進了人流、物流的更高效運轉,以及經濟的快速發展。現在,傳統基建的投入產出比已經沒有原來那么高,而新型基礎設施的建設則處于快速增長的狀態,發展空間巨大。
其實美國在發展過程中,也經歷過三次大型基礎設施建設浪潮。
“中國現在的‘新基建’,相當于美國當年國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升級版,讓信息的傳輸量更大、速度更快。”米磊說。歷次的科技革命都是由硬科技的基礎設施帶動的,比如蒸汽機帶動的鐵路、內燃機帶動的公路、光纖通信帶動的互聯網。中國的新基礎設施建設一旦領先,基于5G、物聯網的人工智能應用也將大面積鋪開,這是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關鍵點。
新基建具體包括5G基建、特高壓、城際軌道、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這七大板塊,米磊認為,七大領域所指向的是能源、交通、信息的變革升級。其中也有疊加的地方,尤其能夠為一些行業領域帶來發展利好。
比如對無人駕駛汽車來說,可能既要用到新能源充電樁,也要用到5G基站、人工智能。現階段,無人駕駛汽車完全靠自身識別路況信息是很困難的。在新基建的背景下,當路面上有很多傳感器之后,無人駕駛汽車可以通過傳感器判斷位置、接受交通信號,安全性和可靠性將大幅提升。
應重視建設與實際應用的匹配性
目前,在新基建所涉及的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中科創星已經提早進行布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目前人工智能發展所面臨的最核心問題是,能否獲取大量的數據。數據的傳輸需要大量傳感器,這就涉及物聯網基礎設施的鋪設。同時,手機、汽車等人工智能終端,如果想要更智能,單靠端上的算力是不夠的。需要靠云上的算力去支撐,這時候就需要利用5G的低延時、超高速的性能,才能夠真正把人工智能賦能到智能終端上,提高人工智能的精準度。
“所以說,5G和物聯網是人工智能的基礎設施,而5G傳輸和物聯網發展都需要大量的光電芯片。過去,很多芯片都是依賴進口的。我們必須自己做出來,才能掌握主動性。”米磊說。
基于此,中科創星成立了10億規模的先導基金,專注投資人工智能發展所需的光芯片、半導體領域公司。“我們已經投資幾十家光電芯片的項目,其中很多公司也逐步成長起來,將技術應用在新基建項目中。”米磊說。
比如中科創星在2017年時投資的芯翼科技,近期中標了新基建所涉及的物聯網芯片方面的項目。2013年開始投資的奇芯光電所做的光子集成芯片,也為中興等客戶在新基建項目中提供了應用。
“這些公司前幾年都將大量精力花在研發產品方面,現在正是銷售額剛剛起步的階段。受益于新基建,它們有機會迅速發展。未來兩三年,如果它們的銷售額達到兩三億以上,都是有機會去沖擊科創板的。”米磊說。
同時,米磊提醒,雖然新基建現在很熱,但大家在投資過程中也需要保持客觀冷靜。整個新基建過程中,要把握好節奏,重視建設和實際應用的匹配性。如果節奏沒把握好,很可能出現投入很大但短期卻無法見效的風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